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异常与ZNF804A基因rs1344706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魏钦令  
【摘要】:研究目的 ZNF804A是受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有力支持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功能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提示其多态性位点rs1344706影响人类的脑功能连接,动物实验和生物信息分析研究提示此基因与脑白质环路发育相关。而脑白质异常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的病理改变。因此,我们推测,ZNF804A可能通过影响脑白质而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并将分析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脑白质密度和完整性的不同影响,以探讨ZNF804A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可能神经机制。 研究方法 (1)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9名健康对照者以直接测序法测得其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据此将两组分别分为两个亚组:危险等位基因(T)携带者(GT和TT)和非危险等位基因携带者(GG);以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得到全脑三维高分辨率结构像。以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对结构MRI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每一个体的脑白质密度(density)。采用双因素(诊断和基因分型两个因素,每个因素两个水平)方差分析rs13447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脑白质密度的关系。 (2)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9位健康对照者以直接测序法测得其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据此将两组分别分为两个亚组:危险等位基因(T)携带者(GT和TT)和非危险等位基因携带者(GG);以1.5T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得到全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MR-DTI)图像。以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建立FA骨架,得出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平均弥散参数(mean diffusivity, MD)、轴向弥散参数(axial diffusivity,以L1标志)和径向弥散参数(radial diffusivity components,包括L2和L3)多个代表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张力参数。采用双因素(为诊断和基因分型两个因素,每个因素两个水平)方差分析研究rs13447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关系。此双因素方差分析在所有样本(ALL)中进行,同时以年龄匹配的选择性样本(SEL)中进行。还以t-检验分别在健康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关系。 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密度与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的关系。①精神分裂症诊断因素对右侧额叶局部脑区白质密度有主效应。②基因分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双侧海马区局部的脑白质密度有主效应,危险等位基因(T)与更高的脑白质密度有关。③基因分型与精神分裂症疾病对左侧额叶局部脑区的白质密度有交互作用。危险等位基因(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此区脑白质密度的作用与对健康对照此脑区脑白质密度的作用相反,与前者密度的升高有关,而与后者的降低有关。 (2)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与ZNF804A rs1344706的关系。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①精神分裂症诊断因素对双侧部分胼胝体膝部、双侧放射冠前肢、以及左侧放射冠向前额叶的投射、左侧部分前丘脑辐射和分散的左侧钩状束前部多个部位的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张量参数L2、L3有主效应。对FA、MD和L1参数图的统计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体素集。虽然空间大小和显著性程度有些差异,SEL组统计结果和上述在ALL组统计结果大致一致。②在ALL组的分析和SEL组的分析均显示:基因分型对全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各个张量参数(FA、MD、L1、L2、L3)均无主效应。③在ALL组的分析和SEL组的分析均显示:基因分型与精神分裂症诊断对全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各个张量参数(FA、MD、Ll、L2、L3)均无交互作用。双向t-检验发现:①无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还是在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型与全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各个张量参数(FA、MD、L1、L2、L3)均无关系。②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主要纤维束FA值较健康对照者广泛低;皮层下Ll较健康对照者低。 结论 精神分裂症存在脑白质密度和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异常。ZNF804A对前者有与对健康对照不同的作用,可能是其增加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的神经机制。以目前标准方法,未发现ZNF804A对精神分裂症脑白质大纤维束完整性的影响,尚需更敏感的图像采集和分析技术进一步分析ZNF804A对精神分裂症小纤维束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CHU MY;LI X;LV QY;YI ZH;CHEUNG E;CHAN R;;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7年05期
2 徐韬园;;也谈精神分裂症的分型问题[J];上海精神医学;2011年02期
3 杨欣译;杜明哲;刘慧婷;Mark OPLER;;亚型分类在理解精神分裂症疾病进程中的作用:“缺陷综合征”举例[J];上海精神医学;2011年02期
4 赵敏,娄百玉,王芳;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年03期
5 徐勇;;那些被“精神分裂症”所困扰的名人们[J];健康向导;2013年05期
6 刘飞虎;吴强驹;崔小花;贺瑞峰;张曼;师艳宁;王国栋;贾杰;刘勇;;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饮用水锂元素水平关系及相关基因调查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年04期
7 李水兰;;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影响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07期
8 袁琪琪;;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27期
9 喻东山;;家是精神分裂症康复的港湾[J];江苏卫生保健;2019年04期
10 唐佳;黄欣;;院外延续护理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34期
11 黄家丽;;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家庭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18年06期
12 黄仁富;;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卫生现状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年02期
13 李丹丹;张萌;孔庆胜;;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精神分裂症[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14 吕小平;邵婷;;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原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内科;2019年01期
15 王东;;精神分裂症采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的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21期
16 倪琳玲;叶尘宇;诸顺红;万恒静;;瑜伽治疗和精神分裂症[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年01期
17 徐孟松;符彬;邹军辉;;精神分裂症患者治愈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年12期
18 刘彬;殷军波;董继承;;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71期
19 姚自强;陈绍云;朱石莲;陈梓朗;;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32期
20 本刊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在精神分裂症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钦令;张晋碚;刁飞慈;康庄;赵靖平;;精神分裂症脑白质完整性改变与基因ZNF804A多态性rs1344706的关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魏钦令;康庄;刁飞慈;张晋碚;赵靖平;;ZNF804A基因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脑弥散张量成像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彬;李建鹏;牛晓蓉;焦李子;马旭东;韩燕;马捷;;ZNF804A基因高度保守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核心家系中的传递不平衡检验[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贺林;;遗传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A];第十四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5 贺光;;营养、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的机理[A];第十四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6 闫少校;赵霞;高冬芳;刘艳;王绍礼;;中医传统减压放松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阴性症状影响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7 李志强;陈剑华;贺林;徐一峰;岳伟华;师咏勇;;多人群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A];2017中国长三角遗传学大会会议手册[C];2017年
8 王绍礼;;精神分裂症残留症状的治疗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9 陈桂芳;刘露露;甘介春;吴刚;熊杰;钱红娟;王亚;陈楚侨;;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的特点[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10 索南卓玛;扎西东主;;藏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1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钦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异常与ZNF804A基因rs1344706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胡茂荣;精神分裂症认知、脑灰质和白质内表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陈丽萍;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认知和神经影像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张林川;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脑连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5 郝以辉;精神分裂症患者同胞对脑白质的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武宁;精神分裂症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娟;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认知症状的治疗及认知症状与脑灰质体积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陈新贵;精神分裂症幻听及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神经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9 宋妍;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材料的编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4年
10 薛昀赟;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感觉运动门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筠;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与氧化应激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2 闫旭;早发精神分裂症脑白质微结构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3 郑定琛;基于多中心磁共振影像的精神分裂症脑皮层形态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4 张艳萍;儿童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家庭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5 李丹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和决策能力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谢美玲;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卢川;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共情、认知共情和执行功能的相关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8 洪紫英;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与共情能力及其与社会功能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9 康兆鹏;5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前饮酒调查[D];济宁医学院;2017年
10 陈宇薇;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整合治疗模式的建立与疗效评估[D];广州医科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N];光明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彭德倩;特定基因位点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N];解放日报;2019年
3 记者 姜澎;精神分裂症高危基因位点被确定[N];文汇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张晶晶;探寻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密码[N];中国科学报;2019年
5 记者 张梦然;生命早期并发症加重精神分裂症遗传风险[N];科技日报;2018年
6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罗小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需家属配合[N];家庭医生报;2015年
7 记者 付东红 通讯员 何小璐;精神分裂症与基因瓜葛现新证据[N];健康报;2016年
8 付东红 何小璐;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有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靖九江;让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真实世界[N];中国医药报;2016年
10 蓝建中;一种蛋白质不足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N];大众卫生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