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白沙县长塘岭钨多金属矿区找矿潜力初步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做了工作区内花岗岩的含矿性评价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方面的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长塘岭钨铅锌等多金属的找矿潜力进行初步评价。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上,工作区处于EW向的昌江—琼海构造带、SN向的琼西构造带与NNE向潭爷断陷构造带三者所控制的区域,且出露了大面积的印支晚期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以及燕山期的二云母钾长花岗岩,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本文对印支晚期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的研究表明,该期花岗岩为壳幔二元混合成因,即以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为主,并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其次,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属“低成熟度”的花岗岩,W、Sn等高温成矿元素的找矿潜力相对较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区内W、Sn、Bi等高温成矿元素异常的强度低、规模小、吻合性差,无浓集中心;而Mo、Pb、Zn、Cu等中高温成矿元素异常强度较高、规模大、吻合性好,是工作区内进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矿种;Au元素的异常多为单点异常,其可靠性需要进一步工作来验证。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地质条件吻合的情况上看,区内各成矿元素的异常均主要沿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中细粒二云母钾长花岗岩的接触带分布,尤其Mo元素的高值异常与接触带吻合性较好,其可能是含矿热液沿不同岩性的接触带充填交代而引起的。
总体而言,整个工作区内Mo、Pb、Zn、Cu等中高温成矿元素的找矿潜力相对较大,而W、Sn、Bi等高温成矿元素的找矿潜力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工作才能做出有效地评价。
|
|
|
|
1 |
;地球化学1981年总目录[J];地球化学;1981年04期 |
2 |
郭旻;胡祥昭;邹海洋;李响;;内蒙古保董营子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现代矿业;2010年04期 |
3 |
莫柱孙;;南岭地区花岗岩研究的薄弱环节——纪念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十周年[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年03期 |
4 |
郑济林;;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5 |
王金荣,宋春晖,黄华芳,杨占龙;西准噶尔扎依尔山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6 |
孙家齐;;陕西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特点[J];西北地质;1982年04期 |
7 |
陈宣华,王小凤,杨风,陈正乐,陈柏林,王克卓;阿尔金山北缘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
8 |
Л.Н.奥夫奇尼科夫
,赵振华;岩浆岩的地球化学[J];地质地球化学;1974年02期 |
9 |
卢文姬;;钦杭成矿带南段花岗岩与矿床关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年01期 |
10 |
徐公愉;;花岗岩区的一种新填图方法[J];世界地质;1988年04期 |
11 |
胡受奚;;花岗岩类成矿的某些基本问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3年03期 |
12 |
姜耀辉,杨万志;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特征及岩石系列[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0年04期 |
13 |
刘邦秀;李永明;左祖发;;江西不同构造单元成矿地质背景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
14 |
夏游;;用γ能谱测量法普查钨锡矿床[J];铀矿地质;1983年04期 |
15 |
金景福;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含铀花岗岩成岩物质来源与铀成矿作用[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4年02期 |
16 |
樊金涛;;金堆城——南泥湖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成因类型探讨[J];陕西地质;1986年01期 |
17 |
黄云玉;;秦巴地区花岗岩类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J];陕西地质;1987年02期 |
18 |
陈伟邦
,陈岳龙
,王中刚
,张静;华北某些太古代花岗岩类副矿物的初步研究[J];地球化学;1988年04期 |
19 |
夏宏远;;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J];矿物岩石;1982年04期 |
20 |
华刚;论花岗岩类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回归成分[J];地球化学;198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