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南省白沙县长塘岭钨多金属矿区找矿潜力初步评价

付山岭  
【摘要】:本文主要做了工作区内花岗岩的含矿性评价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方面的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长塘岭钨铅锌等多金属的找矿潜力进行初步评价。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上,工作区处于EW向的昌江—琼海构造带、SN向的琼西构造带与NNE向潭爷断陷构造带三者所控制的区域,且出露了大面积的印支晚期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以及燕山期的二云母钾长花岗岩,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本文对印支晚期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的研究表明,该期花岗岩为壳幔二元混合成因,即以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为主,并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其次,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属“低成熟度”的花岗岩,W、Sn等高温成矿元素的找矿潜力相对较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区内W、Sn、Bi等高温成矿元素异常的强度低、规模小、吻合性差,无浓集中心;而Mo、Pb、Zn、Cu等中高温成矿元素异常强度较高、规模大、吻合性好,是工作区内进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矿种;Au元素的异常多为单点异常,其可靠性需要进一步工作来验证。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地质条件吻合的情况上看,区内各成矿元素的异常均主要沿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中细粒二云母钾长花岗岩的接触带分布,尤其Mo元素的高值异常与接触带吻合性较好,其可能是含矿热液沿不同岩性的接触带充填交代而引起的。 总体而言,整个工作区内Mo、Pb、Zn、Cu等中高温成矿元素的找矿潜力相对较大,而W、Sn、Bi等高温成矿元素的找矿潜力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工作才能做出有效地评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地球化学1981年总目录[J];地球化学;1981年04期
2 郭旻;胡祥昭;邹海洋;李响;;内蒙古保董营子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现代矿业;2010年04期
3 莫柱孙;;南岭地区花岗岩研究的薄弱环节——纪念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十周年[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年03期
4 郑济林;;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5 王金荣,宋春晖,黄华芳,杨占龙;西准噶尔扎依尔山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6 孙家齐;;陕西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特点[J];西北地质;1982年04期
7 陈宣华,王小凤,杨风,陈正乐,陈柏林,王克卓;阿尔金山北缘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8 Л.Н.奥夫奇尼科夫 ,赵振华;岩浆岩的地球化学[J];地质地球化学;1974年02期
9 卢文姬;;钦杭成矿带南段花岗岩与矿床关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年01期
10 徐公愉;;花岗岩区的一种新填图方法[J];世界地质;1988年04期
11 胡受奚;;花岗岩类成矿的某些基本问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3年03期
12 姜耀辉,杨万志;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特征及岩石系列[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0年04期
13 刘邦秀;李永明;左祖发;;江西不同构造单元成矿地质背景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4 夏游;;用γ能谱测量法普查钨锡矿床[J];铀矿地质;1983年04期
15 金景福;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含铀花岗岩成岩物质来源与铀成矿作用[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4年02期
16 樊金涛;;金堆城——南泥湖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成因类型探讨[J];陕西地质;1986年01期
17 黄云玉;;秦巴地区花岗岩类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J];陕西地质;1987年02期
18 陈伟邦 ,陈岳龙 ,王中刚 ,张静;华北某些太古代花岗岩类副矿物的初步研究[J];地球化学;1988年04期
19 夏宏远;;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J];矿物岩石;1982年04期
20 华刚;论花岗岩类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回归成分[J];地球化学;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承东;张旗;苗来成;孟宪锋;;冀北中生代高Sr低Y和低Sr低Y型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岩石圈)[C];2004年
2 朱群;;佳木斯中间地块花岗岩—绿岩组合中花岗质杂岩的成因与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90年
3 何永胜;李曙光;JochenHoefs;黄方;刘盛遨;侯振辉;;如何识别加厚下地壳熔体?[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裕生;李纯杰;高秉琼;方宗斌;;江西省花岗岩类造岩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1982)[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5 杨树锋;陈汉林;姜继双;竺国强;;高温高压下华南两类花岗岩的波速特征及构造意义[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全守村;贾群子;郭周平;王伟;;祁连山与钨矿化有关的花岗岩类的基本特征[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曹毅;杜杨松;蔡春麟;秦新龙;李顺庭;向文帅;;安徽庐枞地区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及其岩石包体:在碰撞后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之彤;赵春荆;;内蒙古中部古生代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产出的构造环境[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6)[C];1987年
9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张洪涛;;内蒙古中南部古陆边缘花岗岩类及其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2年
10 王心泉;;秦巴地区花岗岩类的岩石类型与岩石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8)[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宏明;松潘—甘孜褶皱带印支期花岗岩类和火山岩类成因及深部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张青伟;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3 钟长汀;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年代学与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石玉若;内蒙古苏左旗地区花岗质岩类地球化学及SHRIMP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5 周刚;新疆阿尔泰玛因鄂博断裂带两侧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6 李永军;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D];长安大学;2005年
7 刘应平;成都平原土壤地球化学组成及其生态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聆;地球化学矿致异常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申伍军;内蒙古大型矿地球化学预测指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10 柳炳利;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深部盲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山岭;海南省白沙县长塘岭钨多金属矿区找矿潜力初步评价[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赵晶;新疆东天山部分花岗岩含矿性对比分析[D];新疆大学;2006年
3 孙丽;西藏尼木曲水一带花岗岩类成因矿物学及找矿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宫红良;阿尔泰额尔齐斯带东段酸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5 魏红艳;黑龙江省伊春—鹤岗地区花岗岩的时代与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晁会霞;新疆鄯善梧南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隐伏矿预测[D];长安大学;2005年
7 刘春花;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苟正彬;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白垩纪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铜钼成矿的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仵康林;阿拉善地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11年
10 陈孟军;福建省武平县乌山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岩记者 谭迎春;我省尚有2/3的找矿潜力[N];黑龙江日报;2007年
2 齐盈娣;武当—桐柏—大别山找矿潜力巨大[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常湘 汪杰 江昱;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潜力大[N];中国矿业报;2006年
4 ;达茂旗善丹一带铜多金属找矿潜力大[N];中国黄金报;2011年
5 蒋仕金;CCOP将建立地学信息元数据标准[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记者 于德福 特约记者 徐国端;我国深部找矿潜力大,但须过科技坎[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范兴川 林岚 郑丽红 郑华坤;与时俱进 唱响时代主旋律[N];科技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赵应繁;中国化探人在埃塞俄比亚[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陈金凤;楚红;西昆仑找矿潜力巨大[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10 记者 武奕君;巴林右旗找矿潜力巨大[N];中国矿业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