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向佐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流通产业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包括地理区位的特殊性、资源环境的特殊性、交通运输的特殊性、经济基础的特殊性、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制度政策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必然体现在流通产业的演进和发展上,具体表现在流通主体分散,经营规模不大;流通商品复杂多样,政策性很强;区域发展不均,总体规模偏小;流通技术长期落后,流通产业效益难以提高;流通产业分工水平低,发展粗放;流通产业制度环境缺失,发展动力不足。 本文着眼于解决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当前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着重研究了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演进机理、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并在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这不但丰富了流通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而且对缩小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流通产业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国内外流通产业发展进行横向比较,具体分析了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四个国家流通产业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总结了各个国家流通产业发展中可以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所借鉴的经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体制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性的自由贸易市场;技术与制度创新是流通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家调控是流通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必要手段,要不断健全国家对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体系。结合国内外流通产业的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了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运用劳动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对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演进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流通产业的演化、发展机理,关键在于流通商为生产商和消费者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获取专业化收益,同时,流通商的流通组织成本降低则为流通产业带来正收益。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造成社会分工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交易费用高、流通效率低,减少了流通专业化收益、增加了流通组织成本,导致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演进发展缓慢。 其次,本文在结合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内涵、特征以及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演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下分为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与效益、产业型态3个准则层,准则层下又分为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产业效率、价值创造、社会贡献、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7个主题层,共由29个指标构成。通过群决策AHP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湘西地区的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永顺县、保靖县、沅陵县、辰溪县和麻阳县8个区县2000-2010的统计数据,对湘西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永定区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7个区县。本文围绕实证结果,分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与效益、产业形态这3个准则层以及7个主题层,对每个地区相应的发展指数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 再次,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社会分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流通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制度、流通产业政策、城市化水平、知识化程度等七方面指标,综合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社会分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化程度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制度、流通产业税收政策和城市化水平与流通产业的发展关系不显著。 最后,本文对于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分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易技术发展,改善流通设施,提高流通效率;加大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力度,培养流通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落实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支持政策,引导流通产业优先发展;结合各地区特点,创新流通产业的发展模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建国;;中国流通理论研究六十年[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加快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访问日本、韩国的报告[J];中国流通经济;1994年04期
3 余凯;流通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增长方式[J];开放潮;1996年08期
4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亟待提速[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5年05期
5 ;国家商务部发布2004年度: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J];中华汽摩配;2005年06期
6 杨宜苗;;试论流通产业的贡献[J];财贸经济;2006年07期
7 卞文;;进一步加强合作 支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J];黑龙江粮食;2009年06期
8 刘根荣;付煜;;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1期
9 许华;;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1年11期
10 柳思维;向佐谊;徐志耀;;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11 郭娜;康学芹;;中国流通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7期
12 ;大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J];中国粮食经济;2007年02期
13 张弘;;技术创新与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商业时代;2007年18期
14 ;国家粮食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加强合作支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通知[J];中国粮食经济;2009年11期
15 张秀岩;;流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商业时代;2010年36期
16 崔正华;关于加快甘肃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为纪念《兰州商学院学报》创刊10周年而作[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7 蔡明秀;;韩国流通产业的现况及课题[J];当代韩国;2006年02期
18 龚毅;;从信息化视角探究我国流通产业创新[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9期
19 郑光财;;区域流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格月刊;2009年01期
20 ;大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0年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J];中国粮食经济;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利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流通产业战略选择[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2004年度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3 贺爱忠;;新兴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初探[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甬军;;流通产业发展要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A];“西部开发”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学军;;关于推进西部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考[A];“西部开发”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弘;;“十一·五”期间提高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流通产业对大连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兼与北京、上海、深圳等16个城市的比较[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淑梅;白瑜;;我国流通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战略[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亚林;袁声莉;;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兼论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弘;;以信息化加快中国流通现代化[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佐谊;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上创利;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3 章迪平;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稽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宋亦平;分工、协作和企业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8 郭少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9 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涂锦;B2B网络协调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琪;山西省流通产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林卫通;流通信息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3 周建伟;重庆市流通产业发展同城市化进程关系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仇艳艳;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芳;民族经济政策对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纪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卢贵子;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郑奇勋;民族地区法律信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李塔娜;规范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王红利;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朝霞;18条措施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N];甘肃日报;2010年
2 记者 郑梦婕;推进流通产业发展 确保粮食持续安全[N];汕头日报;2011年
3 记者 蔺津;我区将逐步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N];华兴时报;2011年
4 记者 李华;促进我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N];新疆日报(汉);2008年
5 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卢江莲 通讯员 姜卫平;市粮食局:夯实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基础[N];南京日报;2009年
6 李志敏 本报记者 张力军;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N];吉林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帆;推进流通强省建设[N];浙江日报;2011年
8 沭阳县粮食局;“四大工程”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记者 方秀;省粮食局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N];安徽日报;2008年
10 ;关于加强合作支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通知[N];粮油市场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