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界保持块约束叠后波阻抗及叠前AVA三参数同步反演研究
【摘要】:地震反演是地震勘探中的关键技术,论文分别对叠后及叠前地震数据反演方法及算法展开研究。在分析现有主要地震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地震反演这一非线性、非唯一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界保持块约束为核心思想的地震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叠后及叠前资料分别构造出反演的非线性系统方程,同时为求解该方程,对共轭梯度算法及模拟退火等算法的实现展开了研究。建立了利用叠后及叠前资料以边界保持块约束反演方法以及局部优化的改进共轭梯度算法和模型分块交叉移动的学习型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的地震反演理论体系。
回顾了常用的地震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论文对叠前和叠后资料的反演都是基于褶积公式,归纳总结Zoeppritz方程及其近似公式,从而选取适合的近似公式来实现地震反演。
在介绍离散线性\拟线性反演问题及以概率的观点来反演问题基础上,应用一种新的正则化的技术来解决地震反演问题。地震反射系数具有稀疏特性,同时反射系数往往不是高斯分布的,边界保持块约束的思想正是基于此,通过目标函数里加入一势函数来实现。最后形成对地震波阻抗(密度等)模型呈块特征且具有边界保护特性的反演理论。
地震反演是非线性问题,且模型参数非常多,算法的运行效率是我们要最为关注的,论文选取共轭梯度算法这一局部优化技术,从标准的共轭梯度算法出发,应用一种杂交形式的算法来解决地震反演问题。全局优化技术介绍了模拟退火及粒子群算法。
对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这一特定问题,就反演方法及其算法展开了研究。首先从简单的地震道线性褶积公式出发,推导出了其共轭梯度递推方程;因反演问题的非唯一性,非线性,推导出了稀疏反演系统非线性方程的共轭梯度解;为直接反演出绝对波阻抗,从常规的目标函数出发推导出混合范数波阻抗反演方法及共轭梯度解;利用边界保持块约束思想,还提出用对数波阻抗来描述反射系数,并推导出利用对数波阻抗来构造基于边界保持的块约束非线性系统方程及其共轭梯度算法递推方程,使反演分辨率更高。
研究了利用叠前AVA资料进行地震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密度三参数同步反演的共轭梯度解问题。采用的正演模型分别为Fatti.AVA褶积公式和Hampson褶积公式。Hampson基于横波阻抗及密度都与纵波阻抗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引入Fatti. AVA褶积公式中,这对实际反演非常有益,能减少叠前反演的非唯一性。利用边界保持块约束思想,建立了基于两种褶积公式的边界保持块约束反演目标函数,并推导了其共轭梯度递推方程,建立了叠前AVA同步反演理论。
最后针对地震反演的多维、非线性等特性,对两种全局优化的反演算法展开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针对地震反演的全局优化反演算法,即模型分块交叉移动学习型模拟退火算法。新的算法在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一方面是对模型扰动公式的改进,在模型扰动项里而加入一项学习项,该学习项会使扰动向优化方向移动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对模拟退火算法的性能会随着模型量的增加而变差的情况,提出了针对地震反演分块交叉移动的方法来加快模拟退火向最优的收敛速度。最后实现了边界保持块约束地震叠后波阻抗反演及AVA三参数同步反演。
|
|
|
|
1 |
沈财余,江洁,赵华,李九生;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探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04期 |
2 |
孙莉,邓江洪;地震反演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3 |
孟宪军,金翔龙,钮学民,慎国强,王玉梅;地震反演中的三维复杂约束模型[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4 |
张宏兵,尚作萍,谭胜章,罗万平;波阻抗反演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5 |
李少华;张昌民;;石油地质统计学的新进展[J];石油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
6 |
马成明;杜培志;;地震反演技术应用的几个关键因素[J];青海石油;2008年02期 |
7 |
冯晓辉;李丹;刘哲琪;;地震反演技术在所图地区的研究与应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年22期 |
8 |
李国福;;盲源反褶积方法与应用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0年11期 |
9 |
李敏同;李忠权;麻成斗;段新国;李洪奎;;地震反演约束下的敖南油田南部下白垩统黑帝庙油层砂体精细对比[J];岩性油气藏;2010年S1期 |
10 |
S.T.Hildebrand;双波场数据的一维地震反演 第二部分:墨西哥湾实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年01期 |
11 |
Dag Helland-Hansen
,严建文;地震反演在Snorre油田储层特征描述和钻井设计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7年06期 |
12 |
林金逞,邓宏文,田世澄,刘宪彬,潘坚;应用深度域高分辨率地震反演识别低渗透薄互层储层研究[J];地学前缘;2001年04期 |
13 |
陈新军,汪立君,季东明;利用地震反演技术预测东濮凹陷文243井区储层[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年05期 |
14 |
刘兴冬;;非均质性储层地震反演方法优化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7期 |
15 |
秦月霜;郭海晓;陈友福;;变差函数对地震反演精度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16 |
A.J.BERKHOUT;张剑秋;;多维地震反演[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8年01期 |
17 |
Rebecca B.L;冉建斌;张玮璧;;理解和应用由地震导出的波阻抗数据——解释指南[J];国外油气勘探;2000年06期 |
18 |
牟珍宝,樊太亮;对于测井约束反演的初步认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7期 |
19 |
宁松华;高阶统计量在地震反演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6期 |
20 |
许永忠;崔若飞;潘冬明;钱进;;煤田采区火成岩分布地震反演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