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氨性硫氰酸铵从难处理硫化金矿氧压浸金研究

胡燕清  
【摘要】:随着世界黄金需求得增加以及易选冶金矿的逐渐减少,如何更高效更经济同时对环境又友好地从难处理金矿中提取金已成为当今黄金工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4138)的资助下研究了硫氰酸铵+氨水体系加压氧化浸出硫化金矿,通过对该硫化金矿进行成分及物相分析,表明该金矿中金主要以显微金和包裹金为主,同时含砷含硫高,为典型的含砷难处理硫化矿 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碱性条件下载金硫化矿物黄铁矿和毒砂氧化分解的可行性。研究并分别建立了Au(I)-NH4SCN-NH3-H2O和Au(III)-NH4SCN-NH3-H2O系热力学模型。通过分析表明理论上一般难处理金矿中的金均能完全溶解进入溶液。绘制了Au-SCN--H2O体系的常温E-pH图,表明Au+和Au3+能与SCN-形成稳定的配合物Au(SCN)2-和Au(SCN)43-,使金的氧化还原电势降到水的氧气析出线一下,金能在水溶液中的溶解从而得以从金矿石中浸出。绘制了SCN--H2O系E-pH图,不同的条件SCN-的分解产物会不同。 碱性或者酸性条件下的硫化金矿常温常压浸出金浸出效果都不理想。对该硫化金矿进行了硫氰酸铵氨性体系氧压提取金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Cu2+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氨水浓度,氧分压,硫氰酸铵浓度等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在综合条件硫氰酸铵浓度为3mol/L,反应温度150℃,浸出6h,搅拌速度为750r/min,氨水浓度为4.64mo/L,铜加入量为1.5g/L下,金的浸出率为61.7%。硫化金矿浸出渣经过3次反复浸出后金浸出率能达90%。 SCN-在150℃时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在酸性条件下SCN-不会分解生成固相硫。分解产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苗行軍;李春山;吳攸錦;朱文伟;;关于目前湿法炼銅中几个問題的探討[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59年15期
2 ;铜钴矿直接还原浸出的研究[J];云南冶金;1975年03期
3 布拉奇;曹淑清;;含铀磷酸盐矿石的加热处理[J];铀矿选冶;1980年04期
4 王凱雄;周瑞志;;茶汤中微量元素分析(中国名茶研究第三报)[J];茶业通报;1981年02期
5 崔学仲 ,曹祥瑞 ,彭淑媛;自镍铜转炉渣中回收钴——钴合金加压酸浸的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2年01期
6 杨显万,飞秀英,胡汉,黎夕辉;锡中矿制取锡酸钠的工艺流程[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4年02期
7 李安珍;;低品位氧化金矿石的制粒堆浸[J];采矿技术;1990年29期
8 陈庭章;;非标准钼精矿氧压煮法制取仲钼酸铵和高铼酸铵[J];中国钼业;1991年01期
9 滕英耀,吴慧杰;高岭土制备聚合氯化铝的工艺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0年02期
10 谭臻,李广悦,王小波,杨仕教;影响原地爆破浸出率的主要因素综述[J];金属矿山;2004年01期
11 严芳;李春;梁斌;;水淬含钛高炉渣二段酸解工艺[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12 赵永超;;电镀污泥焚烧预处理研究[J];河南化工;2006年09期
13 廖元双;杨大锦;鲁顺利;;钼铅矿提钼工艺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6年04期
14 黄晓乃;张晓文;唐泉;;某铀矿床矿石搅拌浸出试验[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15 宣善伦;;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改进实践[J];黄金;2007年02期
16 朱萍;李晓晨;马海涛;郭志勇;王超;;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可浸出性的相关性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7 龚喜林;;某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探索试验[J];黄金;2008年06期
18 樊刚;李旻廷;魏昶;李存兄;邓志敢;;高硅石煤氧压酸浸中硅的行为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8年04期
19 吴东平;李艳霞;杨雍福;;我国微生物浸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20 佟志芳;邹燕飞;李英杰;;粉煤灰烧结料盐酸浸出铝铁工艺研究[J];非金属矿;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永明;;提高堆浸浸出率的方法和途径的探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李荣兴;谢刚;杨大锦;林艳;;从铬精矿中制备硫酸铬(Ⅲ)的新工艺[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李荣兴;谢刚;杨棣;杨大锦;张皓东;;低品位硫化锌矿细菌浸出实验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4 周新木;岑志军;汤昌海;;粗砷提纯工艺研究[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产小华;金会心;赵平源;;新华含稀土磷精矿浸出过程工艺条件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08年
6 张海青;刘存兄;肖才锦;张贵英;黄东辉;王平生;田伟之;孙红超;赵常军;刘超;高思泽;;中国不同品牌茶中的微量元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魏昶;樊刚;李廷;邓志敢;;含钒石煤氧压酸浸中影响钒浸出率的主要因素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陈力研;赵文秀;;天池翠茶叶中锌、铜、锰含量及其浸出率检测[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陈会全;谢刚;袁明华;阎江峰;杨大锦;李荣兴;;低品位硫化铜矿细菌浸出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10 黄芳;王星;李军旗;杨书怀;王政;;硫盐混酸分解某磷尾矿的工艺条件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爱春;碱性亚氨基二乙酸盐体系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基础理论及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大春;从含锌铟复杂物料中提取金属铟新工艺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胡杨甲;高钙云母型含钒页岩焙烧及浸出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瑞珠;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固化放射性废物[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5 兰明章;重金属在水泥熟料煅烧和水泥水化过程中的行为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6 崔毅琦;无氨硫代硫酸盐法浸出硫化银矿的工艺和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李啊林;黄铜矿的嗜热菌浸出及过程机理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8 王少芬;硫化矿发电浸出过程工艺及其基础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薛天艳;氢氧化钠熔盐分解高钛渣制备二氧化钛清洁新工艺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永明;盐酸体系炼锌渣提铟及铁资源有效利用的工艺与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清;氨性硫氰酸铵从难处理硫化金矿氧压浸金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熊学权;硫化镍铜矿浸出体系中菌群组成及浸出效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寒霜;从废镀锌板炼钢粉尘中回收锌的工艺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4 袁学武;诱变前后混合菌浸出高砷金矿及群落演替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5 李义兵;分银渣综合回收利用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刘杰;黄铁矿浸出过程微生物演替规律与外加菌种对黄铁矿浸出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张培科;老王寨金矿提金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8 谭枚春;原生金矿稀硝酸自循环氧化摩擦脱硫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9 刘春海;对鳖甲汤等五种复方汤剂中有关化学成分浸出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10 金玉健;从废弃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钴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兰宁 本报特约记者 白文起 本报通讯员 呙亚冬;马脑壳金矿——从公斤到吨的“神话”[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封进华;尾矿利用,让石英滩金矿延寿六年[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丁晨;甘肃研发生物提铜新技术铜浸出率达50.52%[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汪志;生物堆浸提铜新技术在甘肃研发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5 宦建新;食品安全到底怎样评价[N];科技日报;2005年
6 谈琳徐兰山;打开行业绿色发展之门[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江南;我们可以放心饮茶吗?[N];人民日报;2005年
8 李金城;阿希金矿重奖科技创新项目[N];中国矿业报;2008年
9 阎晶昌;茶叶问题不大 仍可放心饮[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10 记者 谈琳徐兰山;中南大学创新硫化矿生物浸出法[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