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塔里阿布岛Ⅰ矿区铁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研究
【摘要】:本论文在对印尼塔里阿布岛Ⅰ矿区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类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床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运用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包裹体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数学地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塔里阿布岛Ⅰ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在全面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工作。
总结和研究了塔里阿布岛Ⅰ矿区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特征。通过对塔里阿布岛Ⅰ矿区进行矿石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研究分析,并与本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本矿区铁多金属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花岗岩,硫来源于混合源,因此成矿物质来源应为花岗岩和围岩。
通过对塔里阿布岛Ⅰ矿区中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流体包裹体以气液相为主,包裹体的液相成分阳离子以Ca2+、Na+为主,阴离子以SO42-、Cl-为主,气相成份以CO2、H2O为主。由流体包裹体成分可知,含矿流体具有高Cl-特征,并含有少量Li+,证实流体来源为酸性富挥发份岩浆。
总结和研究了塔里阿布岛Ⅰ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表明,矿源主要源于花岗岩岩体,其次来源于钙镁质碳酸盐岩、变质砂岩等围岩。北北西向断裂是主要控岩构造,从而也是间接控矿构造。并在研究本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及其它找矿标志。
通过对塔里阿布岛Ⅰ矿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成因、地球化学的研究,经由勘查地球化学对研究区进行的初步勘查,运用多元信息定位预测模型,在Ⅰ区共圈定7个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