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西砂捞越地区大地构造与金成矿学研究
【摘要】:
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西砂捞越地区,大地构造经历了地槽、地台和
地洼三个演化阶段,西砂捞越西部卢帕河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代表了自晚白垩
世到渐新世期间北东洋壳对南西陆壳的汇聚挤压作用。汇聚挤压形成该区北西
向为主的构造及使北东向的基底构造发生活化,同时导致岩石圈底部发生深熔,
在中新世发生大量Ⅰ型花岗岩的侵入作用。区域地层和岩浆岩的含金性表明,岩
浆岩和大部分地层均具较高的金异常含量,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浅部地壳的流
体对地层中的金具一定的溶解和搬运迁移能力;而在汇聚挤压构造体制下由深
熔作用生成的岩浆可以从岩石圈深部携带部分金和其它成矿物质并迁移到地表
浅部,地槽期和地洼期形成的区域断裂构造共同控制了中新世岩浆的侵入和金
成矿带的分布。在巴乌和斯里阿曼金成矿带,不同金矿化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的研究表明,这些金矿床的成矿物质都具壳源和幔源特征,它们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从斑岩型到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构成—完整的成矿
体系,岩浆流体和地表水在距侵入中心不同距离的地段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形
成了不同的金矿化类型。文中最后结合西砂捞越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提
出了该区金的成矿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层次,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有
利含金建造、控岩控矿构造与特定大地构造体制下生成的合矿流体的时空耦合
导致了西砂捞越地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形成。
|
|
|
|
1 |
陈国达
,关尹文
,邓景
,胡火炎
,柳天树;海南岛石碌式铁矿的大地构造成矿条件初探[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78年02期 |
2 |
陈国达;扩大本刊内容,进一步面向国民经济[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3年01期 |
3 |
陈国达;;陕西省大地构造概略——按地洼学说观点[J];陕西地质;1989年01期 |
4 |
梁述文;雪峰山地区在大地构造区上的归属[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年01期 |
5 |
潘广;;石盒子世中朝陆台的沉积、气候及大地构造[J];科学通报;1957年03期 |
6 |
Е.И.Паталаха
,余薇;现代大地构造理论中的某些重要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84年02期 |
7 |
张正坤;显生宙以来的磁极倒转与大地构造[J];科学通报;1985年11期 |
8 |
朱英;塔里木盆地东缘的若干大地构造问题[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4期 |
9 |
刘代志;姚汝信;;内蒙中部居里面计算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0 |
孙竟雄;江苏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J];江苏地质;1994年02期 |
11 |
;欢迎订购2012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年03期 |
12 |
謝家荣;;中国大地构造問題[J];地质学报;1961年02期 |
13 |
李廷栋;前言[J];地球学报;1984年02期 |
14 |
黄苏,王道经;北疆大地构造特征与油气的形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年04期 |
15 |
林舸,范蔚 ,郭锋,王岳军;壳-幔过渡层特征与大地构造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年S1期 |
16 |
任纪舜,邓平,肖藜薇;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大地构造学[J];地学前缘;2004年03期 |
17 |
秦苏保;论新疆北部石炭-二叠纪成煤大地构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年03期 |
18 |
刘光鼎;中国海大地构造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1期 |
19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第15卷1-4期总目录[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1年04期 |
20 |
许靖华,崔可锐,施央申;一种新型的大地构造相模式和弧后碰撞造山[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