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阳德,翟登高,龚连生,席浩,潘一峰,李浩,刘勤,黄林,吴泽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J];中国医学工程;2004年04期 |
2 |
邹东娜;张典瑞;杨海峰;;白蛋白作为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7年01期 |
3 |
林爱华,秦艺旻,邹国林;利用光学生物传感器研究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2005年02期 |
4 |
黄佳英;邱祖民;;阿霉素磁性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08年06期 |
5 |
林本兰,沈晓冬,崔升,施瑞华,凌亭生;磁性纳米粒阿霉素微球制备的初探[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年05期 |
6 |
黄波,邹国林,杨天鸣;阿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2年10期 |
7 |
谭学才,李启隆,尚军;阿霉素的示波极谱法[J];分析化学;1996年07期 |
8 |
刘晓波,蔡美英,龚艳,张志荣,魏大鹏,王霞,黎光;阿霉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
9 |
王勇;孙永海;张宏;刘建行;;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及特性检测[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年04期 |
10 |
龚兰新;魏翠梅;胡劲波;李启隆;;阿霉素在氧化铟锡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
11 |
杨频,杨作银,杨斌盛;Ni~(2+)与阿霉素-小牛胸腺DNA配合物反应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2年14期 |
12 |
黎维勇,宋波,陈华庭;新型阿霉素热敏脂质体的研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年05期 |
13 |
王勇;孙永海;刘建行;张宏;;阿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对周围神经阻滞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14 |
严惠芳;李炳生;张澄沪;陈幼鸿;陈秀华;;国产和进口阿霉素对L1210、HeLaS3及TCa 8113细胞株抗肿瘤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5年08期 |
15 |
冯敏,何品刚,杨玉林,方禹之;阿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6期 |
16 |
李国华,李晨曦,刘晓航,郭贤权,陈友安,张晓敏,何炳林,丁钢,陆伟,于美丽;大孔吸附树脂对盐酸阿霉素吸附性能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0年01期 |
17 |
刘树业,陈秀琴,张志友;血液和组织中抗癌药物阿霉素的紫外-HPLC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8 |
陈汝福,王捷,李志花,陈积圣;硬脂酸阿霉素纳米粒的制备及在抗肝癌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
19 |
卢来春;张蓉;张纲;黄林清;刘同华;;ADM-PLGA缓释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3期 |
20 |
马成,王彦广,陈耀祖;柔红霉素和阿霉素自旋标记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