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滤及电化学技术在冶金及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

杨富国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愈来愈关注资源再生利用及废水处理的问题,生物质利用即是其中一个问题。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大多未被利用,比如玉米秸秆即为一例,目前处理为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以玉米芯为原料,提取木聚糖,用来制备功能性低聚木糖;用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除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纤维素酶降解为还原糖,进一步发酵生产燃料酒精,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因此,研究超滤及电化学技术在生物质降解及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膜技术及电化学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开展了木聚糖碱抽提液超滤过程中溶剂透过率的研究,进行了超滤技术回收纤维素酶,超滤技术与木聚糖酶解反应耦合,超滤技术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电化学法处理木聚糖超滤脱盐废水的研究。 超滤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可克服离子交换等方法带来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超滤技术进行木聚糖碱抽提液脱盐的研究,获得溶剂透过率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及一定操作压力下,超滤膜存在极限透过率的规律,并用膜模型解释了极限透过率和溶剂透过率与木聚糖浓度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已用于木聚糖碱抽提液超滤脱盐产业化。 本文对超滤技术回收纤维素酶进行了研究,获得纤维素酶超滤回收的工艺条件及较好的酶解条件,为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开辟了新的途径。 研究了分离膜与反应器耦合效应,以提高反应选择性和平衡转化率,或移去对反应有毒性作用的组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度。本文采用超滤技术与木聚糖酶解反应耦合,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木聚糖酶解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酶解反应条件,并与未耦合酶解反应进行比较。同时为提高资源再生程度及产品纯度,研究了超滤技术与木聚糖酶解 反应祸合效应,研究中获得不同的操作条件、加料方式对低聚木糖与 总糖比有密切关系,因而采用浓酶液酶解木聚糖时,使木糖得率大大 降低,低聚木糖与总糖比提高为0.99。 本研究首次采用超滤技术处理含镍电镀废水,与传统处理工艺比 较,不但可净化废水,并可直接回收有用产品氯化镍,减少了污染物 的排放。 首次采用电化学法处理木聚糖超滤脱盐废水,使废水的色度、 CODcr和BODS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研究中同时探讨了电化学氧化作 用的机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吴红丽;薛勇;刘健;甘礼惠;龙敏南;;乙酰木聚糖酯酶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年03期
2 董向元;郭淑青;朱彩霞;韩洋洋;王折折;;木聚糖对生物质组分水热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7年11期
3 朱孝霖;李环;韦萍;;耐热木聚糖酶水解法制备木寡糖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8年12期
4 程泽琦;赵艳;张世晓;庞久寅;;纳米木聚糖对木材霉变菌抑菌性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03期
5 连之娜;王艳娥;罗京;勇强;余世袁;;木聚糖高温自水解和醇沉分离制备低聚木糖[J];林产化学与工业;2020年02期
6 解静聪;蒋剑春;高月淑;徐浩;赵剑;卫民;;重组木聚糖酶的诱导表达及其定向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20年05期
7 王学春;程泽琦;张世晓;高明华;李明泽;;纳米木聚糖对木材防腐效果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吉林林业科技;2020年06期
8 朱天地;殷欣;邬敏辰;何瑶;唐存多;;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10期
9 李和平;牛春花;何利霞;;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0年03期
10 杨富国,方正,王炜,徐勇,余世袁;膜反应器中木聚糖的酶水解反应[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年04期
11 白田;;木聚糖的酶解和利用[J];生物技术通报;1985年06期
12 张金朝;;一年生植物中提取的阳离子木聚糖对纸张机械性能的影响[J];中华纸业;2016年04期
13 李和平;袁金伟;黄云燕;杨官威;;蔗渣木聚糖微观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分子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14 刘宝亮;曹桂萍;;黑曲霉诱变产酶活性与稻壳中木聚糖定向酶解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6期
15 牛春花;李和平;何利霞;;功能性木聚糖醚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年03期
16 李倩倩;孙君社;刘萍;樊明涛;;木聚糖乳酸代谢菌的定向筛选[J];中国酿造;2008年10期
17 李安明,赵海;一株极端嗜热木聚糖分解细菌的分离及特性[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8年02期
18 樊洪玉;卫民;赵剑;蒋剑春;;玉米芯木聚糖的提取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久芳;Muzaffer A.Karaaslan;Mi Jung Cho;刘黎阳;Amanda M.Johnson;Scott Renneckar;;农林生物质提取物水溶性木聚糖的静电纺丝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9年
2 张涛;孙晓锋;王星烁;曾启航;郝艺蔚;;木聚糖TiO2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纤维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3 吴克;蔡敬民;潘仁瑞;刘斌;张洁;;丝状真菌木聚糖酶的组成和性质研究[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4 闫平;单安山;;重组菌-GS115/pPICZa-(XynB-opt)_2发酵条件的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宋凯;;水溶性木聚糖对肉仔鸡增重、屠体性状及肉质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俊丽;于广丽;李兵杰;朱占瑛;聂国兴;;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影响因素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7 韩业君;;嗜热厌氧细菌Caldanaerobius polysaccharolyticus利用天然木聚糖的酶学机理及体外酶系开发[A];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杨绍青;;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然;李秀婷;;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苏移山;张晓元;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酶法制备低聚木糖[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1 陆长梅;袁生;赵庆新;;运用Overlap-PCR法从Trichoderma reesei QM9414基因组DNA中克隆并表达木聚糖酶Ⅲ[A];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2 孙建义;刘明启;翁晓燕;;提高木聚糖酶催化活性和结合水解纤维素能力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3 李勇如;李秀婷;;米曲霉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4 武江津;刘桂中;孙长虹;;超滤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和水回用中的应用[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15 董金冀;张华;高海宾;;超滤技术在冶金废水水处理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年
16 江春元;;采用超滤技术从涂布废水中再生涂布化学品[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7 栾世涛;孙光武;;超滤技术与反洗水回收[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18 李雯玺;邵嘉慧;蒯琳萍;王欣鹏;;膜技术处理核工业放射性废水的研究进展[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9 林泉;吕阳成;骆广生;戴猷元;;超滤技术在红花黄色素提取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0 邢瑶;张章;张继进;;陶瓷膜超滤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富国;超滤及电化学技术在冶金及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2 刘昕昕;木聚糖纳米复合智能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调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龙凌凤;木聚糖酶介导的木质纤维素水解与表面修饰及木聚糖荧光标记[D];南京林业大学;2019年
4 贾晓静;基于木聚糖资源的乙偶姻生物合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5 石波;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6 胡振华;半纤维素基纸张涂布胶黏剂和乳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范成莉;β-葡聚糖、木聚糖复合酶对断奶仔猪生长轴激素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陈凤莲;小麦麸皮中低聚木糖的生物制备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朱汇源;木聚糖诱导条件下黑曲霉特异基因表达分析及高表达碱性木聚糖酶产黄青霉菌株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郭兵;海洋细菌Glaciecola mesophila KMM241产木聚糖酶的结构、功能和应用潜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1 商婷婷;耐热木聚糖酶重组酵母高密度发酵工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12 陈大伟;糖类生物质绿色催化转化合成呋喃衍生物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13 许正宏;微生物耐碱性木聚糖酶的合成、调控及底物降解方式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14 李哲;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的启动子特性及其代谢工程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5 胡亿明;木质生物质各组分热解过程和热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16 汪涵;增产煤层气与产氢菌种的筛选及群落结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17 虞梦婕;生物质炭的炭际效应及其对土壤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D];浙江大学;2021年
18 陈勇;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对麦长管蚜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
19 张雨婷;生物质炭对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去除及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20 代琳;生物质炭制备及对白浆土改良效果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贺俊波;拟南芥KNAT7正调控木聚糖合成[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王旭川;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水稻木聚糖阿拉伯糖基侧链[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许桂彬;木聚糖接枝共聚及其对纸张性能的提升[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牛司鹏;超声化学法分离桉木中木聚糖类组分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5 樊洪玉;低分散木聚糖和硫酸木聚糖酯钠的制备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6 刘忠明;阴离子木聚糖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7年
7 汪文静;白色链霉菌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陈艳;乙酰木聚糖酯酶的优化表达及催化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顾阳;植物纤维中木聚糖的生物降解及调控[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曹杰;草菇乙酰木聚糖酯酶的重组表达及其酶学特性[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1 刘宝亮;稻壳中木聚糖的提取和生物降解[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2 朱天地;宇佐美曲霉乙酰木聚糖酯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13 王彦超;木薯淀粉和甘蔗木聚糖生化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14 董亚敏;星天牛幼虫木聚糖的消化机制及β-1,4-木聚糖酶的纯化与酶学特性[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15 张东华;寡聚木糖生产用酶生产菌株筛选,酶的生产、分离纯化及应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6 饶玥;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纤维中木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鉴定[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7 乔玮博;Caldicellulosiruptor kronotskyensis 2002木聚糖内切酶的分子催化机理及结构域多态性[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18 张舒;Aspergillus niger An76木聚糖同工酶降解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21年
19 黄家骥;酶法水解玉米芯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D];江南大学;2004年
20 晁正;麦麸中低聚木糖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吴苡婷;中国电化学大会在沪举办[N];上海科技报;2017年
2 记者 董映璧;俄研发出电化学制备金属锝新方法[N];科技日报;2020年
3 张志腾 林锋杰 叶冰斐;福建首次应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进行隐伏区找矿[N];中煤地质报;2014年
4 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谢舜源;生物质高效转化与生物炼制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黄明明 实习生 李勤;生物质纤维盼重塑“的确良”奇迹[N];中国科学报;2012年
6 刘欢;废弃物及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国际会议召开[N];科学时报;2010年
7 记者 张世敬;我市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推进顺利[N];大同日报;2021年
8 吴思晨;抚远:生物质热电成功并网发电[N];佳木斯日报;2020年
9 记者 唐冰 韩永国;尚科委员:让生物质资源成为“地上煤矿”[N];各界导报;2021年
10 本报记者 卢彬;标准过高拖累生物质供热[N];中国能源报;2021年
11 本报见习记者 池涵;中国生物质能源加力“走出去”[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2 群言;我市农村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进展顺利[N];大同日报;2020年
13 本报记者 姚金楠;生物质电厂缘何弃用秸秆[N];中国能源报;2018年
14 记者 吴长锋;稻草变黄金:生物质电催化转化实现绿色高效升级[N];科技日报;2019年
15 本报记者 李忠峰;赵立欣代表:加大支持秸秆生物质炭化产业[N];中国财经报;2018年
16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我国应加大秸秆生物质炭化产业支持[N];中国工业报;2018年
17 本报记者 施维 李竟涵;加大秸秆生物质炭化产业支持[N];农民日报;2018年
18 记者 曹应森;安定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开工建设[N];定西日报;2018年
19 本报记者 王拓 见习记者 王甜;生物质炭,一场新的农业“绿色革命”[N];新华日报;2018年
2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林刚;青岛大型生物质能源项目成为国家试点[N];青岛日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