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斑岩成矿系列与微细浸染金矿
【摘要】:本文以斑岩成矿理论为指导,着重研究了湖北丰山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新近发现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及斑岩成矿系列。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前人工作成果基础上,通过室内综合研究,建立了斑岩成矿模式,总结了成矿规律,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取得的新认识主要有:
(1) 通过地质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对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早三叠世末该区发生推覆造山,由推覆形成的多层次、多级别推覆构造所造成的构造薄弱面控制了燕山期岩浆一成矿作用。通过综合编图发现,丰山岩体形态并非如前人所认为的简单蘑菇状,其边缘岩脉也并非系倒灌形成。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大地电磁测深、遥感和钻探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矿田侵入体为壳幔混源型同源岩浆产物,且具有“二层结构”。上层为受叠瓦状断层控制的岩枝、岩株,在钻孔剖面上表现为围岩与岩体呈“层状”形态,下层为由它们连接而成的受主干断裂构造控制的隐伏大岩体。发现赋矿地层中的黑色纹层状炭泥硅灰质岩石普遍褪色,残留的这种黑色岩石富含显微球状黄铁矿(δ~(34)S-7.33~-7.39‰)和有机碳等成矿有利物质。稀土元素、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岩层是为成矿提供部分金属元素(尤其是金)的矿源层。
(2) 发现并肯定两条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带。基本查明了该类型金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出了找矿标志,并估测了这类金矿的找矿前景。首次详细论述了热液脉型多金属(金)矿的地质特征,并结合生产实际查明金的赋存状态。
(3) 把矿田视为一个斑岩成矿系统,通过H、O、Pb、S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包裹体成分等测试分析数据,研究了丰山铜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并以此论证矿田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既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也来源于矿源层。认为成矿流体可在岩浆提供的热能驱动下对流循环,萃取、富集成矿物质。
(4) 论述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脉型和微细浸染型矿床的时空演化和成因联系,用以说明它们为斑岩成矿系列,并建立斑岩成矿模式。
(5) 根据矿田成矿规律,指出李家湾与鸡笼山之间推覆构造发育地段及鄂东—赣西北的其它一些地段具有良好找矿前景,丰山与鸡笼山之间的地段具有大型金铜矿床找矿前景。在对丰山南山找矿靶区的解剖研究中,发现两条与丰山南缘矿带相平行的金铜矿化蚀变与物化探异常带,7勘探线的验证孔已经打到富而厚的金铜工业矿体,证实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
|
|
|
1 |
;初论综合信息成系列预测[J];中国地质;1994年12期 |
2 |
孙家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系列及其地质背景[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年02期 |
3 |
陈永清,王世称;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J];山东地质;1995年01期 |
4 |
朱建华,马永昌;八家子多金属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2000年06期 |
5 |
金利勇,钟长林;中国斑岩矿床成矿系列的几点认识[J];吉林地质;2001年03期 |
6 |
孙荣祥;黑龙江虎林四平山地区白垩系流纹斑岩成矿地质特征[J];黄金;2002年08期 |
7 |
张洪培,刘继顺,方维萱,马光;甘肃白银厂矿区及外围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系列及找矿潜力[J];地质与勘探;2004年05期 |
8 |
吴新国;论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型[J];地质科技情报;1993年01期 |
9 |
张均;重视和加强金的成矿系列研究[J];地质与勘探;1989年12期 |
10 |
曾祥福;江西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综合找矿模型[J];江西地质科技;1994年04期 |
11 |
曹建劲;粤东地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2期 |
12 |
陈毓川;矿床的成矿系列研究现状与趋势[J];地质与勘探;1997年01期 |
13 |
石准立,刘凤山;北太行山—燕山区中生代金属矿床成矿系统[J];地学前缘;1999年02期 |
14 |
崔彬,赵磊;湘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流体同位素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4期 |
15 |
张绍立;王联魁;朱为方;杨文金;;华南花岗岩类两个成岩成矿系列的副矿物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3年03期 |
16 |
胡祥昭;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特征及成矿专属性[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17 |
欧文;贵州非金属矿含矿建造与成矿系列初步分析[J];贵州地质;1996年01期 |
18 |
黄源英;赣东北地区铜银金矿床成矿模式[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6年01期 |
19 |
郑庆荣,薛国珍;五台山-恒山成矿区带金(银)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8年03期 |
20 |
高永丰,侯增谦,魏瑞华,赵荣升;西藏碰撞后adakitic斑岩:洋壳部分熔融和壳幔作用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限制[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