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合金基体热障涂层界面扩散和反应的研究
【摘要】:本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镍基耐热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NiCrAlY/Y_2O_3-PSZ(Yttria-Partially-Stabilized Zirconia)热障涂层。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首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多元镍基合金与热障涂层在高温下的扩散过程和界面反应进行研究。包括热障涂层结构和成份设计、样品制备工艺及参数优化;显微组织、相结构和成份分布分析;用Thermo-Calc和DICTRA软件对相变和扩散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涂层的高温氧化失效和热震失效机理以及界面反应与失效的关系,对提高涂层寿命的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结果表明:
用先进的等离子喷涂系统设备,采用优化了的喷涂工艺和参数成功地制备了以航空发动机为应用背景的性能稳定的NiCrAlY—ZrO_2两层热障涂层。
喷涂态的热障涂层基体与底层之间部分界面存在厚度为2~3μm的熔化层。经1100℃热处理,基体和底层中元素发生了相互扩散(Ni为上坡扩散),并在界面析出γ’相,γ’的存在使界面的结合为冶金结合;在底层/面层界面由于底层被氧化和Al与ZrO_2氧化还原反应形成Al_2O_3等氧化物,Y’和氧化物的厚度随热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
热障涂层在大气热处理过程中,面层部分t-ZrO_2向m-ZrO_2转变,随保温时间的延长m相的量增加,真空热处理没有发现ZrO_2的同素异相相变;大气25h和50h热处理的热障涂层横截面有明显的择优取向。
多元合金的基体和热障涂层的扩散和界面反应,用相平衡热力
学Thermo一ca1C和相变动力学D工CTRA软件对基体/底层界面Y’相
的摩尔分数以及整个试样中各元素的成份分布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
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吻合。它表明,如果有可
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库,通过改变材料的成份、制造工艺、热
处理制度等条件,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一系列的模拟计算,以改进
材料的各项性能。
造成热障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氧化和热冲击。底层与面
层之间界面存在的部分Zro,或YZO3被A1还原生成Zr或Y,A1被氧
化形成A1203的反应是热障涂层高温氧化失效的原因之一;热震失效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底层与面层之间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产生的剪应
力与喷涂时产生的内应力之和导致面层产生裂纹。
在热障涂层基体/底层界面,热处理前存在形成熔化层的固液反
应,热处理后存在形成Y’相的相变反应;在底层/面层界面,热处
理后存在底层氧化反应和Al与ZrO: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界面反
应形成的致密的Y’或氧化物膜对提高涂层的寿命是有利的,但厚
的Y’或氧化物层是涂层失效的原因之一;形成熔化层的固液反应
可提高基体与底层的结合强度。
|
|
|
|
1 |
刘兰霄;肖锋;杨仁辉;;1773K时熔融Ni与Al_2O_3陶瓷的润湿现象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2 |
;精密电阻与电气触点合金[J];功能材料;1982年01期 |
3 |
韩勇;陈祝平;王可寰;;镍基合金镀层及其复合镀层磨蚀特性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1993年02期 |
4 |
刘近朱,高金堂,欧阳锦林;一种自润滑镍基合金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分析[J];摩擦学学报;1996年03期 |
5 |
陈付时;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镍基合金[J];上海钢研;1996年06期 |
6 |
孔德生,杨武;介质条件对核电用镍基合金传热管SCC的影响[J];腐蚀与防护;1997年01期 |
7 |
贺朝铸;;镍基耐蚀合金在大型湿法脱硫工程烟气挡板门中的应用[J];电力环境保护;2006年03期 |
8 |
卢艳丽;陈铮;李永胜;王永欣;;含共格畸变的立方合金粗化机制的原子层面计算机模拟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11期 |
9 |
肖锋;刘兰霄;杨仁辉;傅亚;赵红凯;;熔融Ni-(Cr,Co,W)合金的表面张力及偏聚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
10 |
富晓阳;王宝峰;程世长;刘正东;;改型In718镍基合金析出相的热力学模拟计算[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1 |
孙海伟;范永革;易勇;;690镍基合金管材热挤压过程数值模拟[J];热加工工艺;2010年23期 |
12 |
吴惕言;刘小兵;;硼在镍基合金GH128中的扩散[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13 |
张纪
,张沪
,陈付球
,邓素珍;几种镍基合金对氯化氢的耐蚀性[J];矿冶工程;1983年01期 |
14 |
杨王玥;张济山;陈国良;张舒声;耿清全;黄麟綦;黄震夏;;压应力过载峰的时间间隔对镍基合金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影响[J];金属学报;1988年03期 |
15 |
郜竞学;马洪波;;ICP-AES法测定合金钢及镍基合金中钨[J];光谱实验室;1991年Z2期 |
16 |
刘现策;;镍基合金分类看谱分析[J];光谱实验室;1992年06期 |
17 |
包大杰
,周燕秋;一种高碳、高铬、高钨镍基合金中硅的测定[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1994年04期 |
18 |
张茂龙;压水堆核容器中的镍基合金焊接[J];锅炉技术;1995年08期 |
19 |
粟智;镍基合金中10种杂质元素的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J];新疆有色金属;1995年01期 |
20 |
熊艳才,王英杰;铝液析氢界面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J];材料工程;199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