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缓倾斜厚大矿体两步回采地压控制技术研究

王泽群  
【摘要】:矿产资源开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矿产资源的开采主要采用地下及露天开采两种方法。随着地下开采向深度发展,必然引发矿山安全及岩体力学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矿体包含诸多不可预见性的节理、裂隙、断层等结构弱面,增加了矿山安全工作的难度,容易诱发矿山灾变,有效管理和控制地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随着国家对生产安全的重视,和高速发展经济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增加,以及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提高采矿回收率,最大限度地回收地下资源意义显得十分重大。实践证明,对于厚大矿体的开采,取消永久矿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最佳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现场和室内试验方面的内容:(1)坑采范围岩石力学调查;(2)岩石稳定性安全等级划分及矿体顶板岩体质量评价;(3)充填体承载性能研究及接顶效果评价;(4)矿体、岩石及断层、节理等结构弱面物理力学性质研究;(5)坑采范围顶板稳定性数值模型及地压动态分布数值计算。其中现场试验研究内容包括:(1)开采区域坑下岩移观测网建立与观测研究;(2)采空区顶板垂直方向变形观测;(3)地压活动预报系统研究;(4)采区主要巷道变形观测。 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运用综合评估方法对顶板岩石进行了安全等级划分,为确定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回采顺序、充填材料配比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开发运用SUPER SAP有限元专用CAD系统,建立了新桥矿业有限公司地压模拟的三维力学模型,预测出可能出现灾害性地压活动的危险区域;(3)得出了新桥矿业有限公司坑下回采矿房在不充填的条件下的最大安全跨度;(4)利用SUPER SAP分析系统研究了充填接顶率与充填体承载效果的关系,得出了充填接顶率超过50%以上后,采空区顶板中的最小主应力强度变化不大的重要结论,该结论对于指导充填接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根据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指导建立了新桥矿业有限公司井下-180m~-230m中段地压综合监测与预报系统;(6)验证了取消了连续盘区矿柱,当前回采顺序及参数的合理性,评价了充填体对地压管理的作用,确保了回采作业安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章(王于);;矿山地压及其控制[J];江苏冶金;1983年01期
2 黄乾旺;;七六一矿加强观测检查预报预防和控制灾害性地压活动[J];工业安全与环保;1986年10期
3 ;我省部分金属矿山地压活动调查[J];湖南冶金;1974年01期
4 章玗;;从力学机理谈空区处理及选择[J];江苏冶金;1985年01期
5 杨立根;掌握地压规律控制地压活动[J];采矿技术;1995年31期
6 曹永忠;;对汝城钨矿深部开采地压活动控制的探讨[J];中国钨业;1993年05期
7 ;冶金矿山地压活动概况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有色金属(采矿部分);1976年06期
8 黄朝阳;;一次地压破坏活动发生前后的措施[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2年06期
9 舒礼智,邢加勇,张继春;凤凰山铜矿药园山矿段地压活动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1998年02期
10 甘宗安;丁嘉榆;邵亿生;;江西钨矿地压活动的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1年04期
11 张和应;梅山铁矿地压活动特征的调查与成因分析[J];江苏地质;1996年02期
12 雷远坤;无底柱高应力区地压活动分析及控制探讨[J];金属矿山;2002年12期
13 石求志;;赣南钨矿地压活动与控制研究[J];中国钨业;2009年04期
14 曾庆友;饶钢;;玉水硫铜矿地压活动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现代矿业;2010年06期
15 陈乃真;;遵义锰矿的地压活动现象及其处理方法[J];中国锰业;1988年04期
16 张继才;那洪良;;符山铁矿四矿体地压与控制的基本经验[J];河北冶金;1989年03期
17 辛洪波;;弓长岭铁矿采场地压活动规律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金属矿山;1993年09期
18 颜荣贵;湖南花垣锰矿灾难性地压及对策[J];中国锰业;1996年01期
19 李张钰;成自志;蔡惠敏;;画眉坳钨矿地压活动规律研究鉴定会在陈也召开[J];工业安全与环保;1984年06期
20 崔容美;;黄沙矿区上中部开采及空区处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江西有色金属;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兴东;唐春安;李元辉;袁瑞甫;;基于微震监测及应力场分析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谢和平;;采矿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与分析[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宣佳乐;;杏山铁矿正常回采顺序矿压活动规律[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雅丽;刘雄;;光纤传感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姚建国;;适用于采矿工程专家系统的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和处理方法[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忠华;潘一山;;断层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与震级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雷杰勉;;大面积分层胶结充填法采矿过程中的地压活动规律及其控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王忠;;采矿工程炮孔测量工作微机管理[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运部;梁兴泉;吴季元;;大水矿井复合坚硬顶板采矿工程的实践[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10 郭素芝;;地下矿山高应力下开采技术及效果[A];冀晋琼粤川鲁六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臣;软弱夹层顶板巷道围岩稳定与安全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陆菜平;组合煤岩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吴世跃;煤层气与煤层耦合运动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杨承祥;深井金属矿床高效开采及地压监控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刘建坡;深井矿山地压活动与微震时空演化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张志军;PSA-ANFIS方法及其在矿山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7 江文武;金川二矿区深部矿体开采效应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张炜;覆岩采动裂隙及其含水性的氡气地表探测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周爱民;基于工业生态学的矿山充填模式与技术[D];中南大学;2004年
10 潘一山;冲击地压发生和破坏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群;缓倾斜厚大矿体两步回采地压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徐丹;新桥硫铁矿中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樊继平;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地压活动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富崇彦;孝义铝矿内排土场失稳控制工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胡文亮;武钢乌龙泉矿西区矿用汽车运输设备选型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6 史艳辉;夏甸金矿地压活动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蒙光林;开阳磷矿中磷采矿的地压显现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姚旭朋;围压卸荷诱发岩石破坏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9 倪建明;淮北矿区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与支护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10 黄伟洪;唐口煤矿深部巷道锚杆、锚索共同支护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军 通讯员 王毓静;山东科大定制培养出口畅[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汪敏凤;公司召开狮子山铜矿深部持续采矿工程招标会[N];玉溪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张爱青;“沃土”育出科技果[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4 肖顺琛;我省发布2006年人才需求目录[N];青海日报;2006年
5 朱章安通讯员 肖月生 张峰林;南华大学与乌高校开展合作[N];湖南日报;2007年
6 高冠 李茜;三股线拧成一条绳[N];中国黄金报;2007年
7 记者 王虎林;州政府在乌举行准东两矿区规划评估座谈会[N];昌吉日报;2008年
8 记者 译夫;国家评估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采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N];玉溪日报;2009年
9 刘勇;“五子登科”培养人才[N];中国矿业报;2005年
10 本报通讯员 白军锋 本报记者 刘耀平;需求逼出抉择[N];中国煤炭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