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省级区域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易力  
【摘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倍受关注的经济话题,国外通过各种方法来评价各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建筑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建筑业国际竞争力也存在差异。本文采用劳动生产率评价法对我国省级区域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旨在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提出缩小差异的对策。 本文选择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建筑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上公布的1995—2001年劳动生产率为研究依据,运用指标评价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省级区域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平行数据模型分析,用以判断省级区域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选取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劳动生产率评价我国省级区域建筑业国际竞争力时,存在与实际国际竞争力不符的情况,但绝大多数与实际吻合。最后,通过划分东、中、西三大地区,分析了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磊;唐永林;;基于钻石理论的区域竞争情报评价指标体系[J];情报杂志;2008年02期
2 杨春英;孟玉林;;“钻石理论”与格尔木盐湖化工产业集群的竞争环境[J];攀登;2008年02期
3 李欣;;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基于“钻石理论”[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7期
4 余森平;徐辉;;基于“钻石理论”的广东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12期
5 马红红;崔毅;赵韵琪;;中国风险投资的区域聚集现象研究[J];特区经济;2009年06期
6 王震;唐欣;;基于钻石理论的河北省农业产业集群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7 陶冶;唐永林;;体育赛事和城市核心竞争力之间关联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1期
8 马勇;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财经研究;2002年08期
9 郑风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评述[J];经济纵横;2003年05期
10 于洪蕾;张永庆;;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总部经济竞争优势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14期
11 贾强法;;基于钻石理论的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12 王曼怡;王楠;;基于钻石理论的金融功能区建设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6期
13 汪俊芳;;试用“波特钻石理论”来分析南宁市旅游发展前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14 易平;;基于钻石理论的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研究——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6期
15 张若希;;中国典当业发展的战略决策[J];经济师;2009年10期
16 王素萍;对山西发展科技旅游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5年04期
17 罗峦;曹炜;;基于“钻石”理论的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03期
18 刘颖琦;李学伟;李雪梅;;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年01期
19 熊玉娟;;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钻石理论”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年08期
20 孙祖斌;;中国快递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坤;;试论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及措施[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杨晶;;制造业集聚、竞争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四位码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校现周;罗世巧;;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邱寿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5 陈享光;;我国对外非均衡与调节政策[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艳龙;;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习湧平;郑志远;许良春;;医院医疗物资如何高效率流转探析[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林山;;科技进步及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一种新的测算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10 赵进文;吕延方;;中国承接日本制造外包的影响因素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冰;基于知识吸纳的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赵彩云;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及其影响要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石灵云;产业集聚、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D];复旦大学;2008年
6 袁鹏;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演变趋势与成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陶洪;劳动生产率分解理论及其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于忠江;公路建设对劳动生产率与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吕延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承接和对外外包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力;我国省级区域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张宇坤;中美日三国企业裁员模式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红玲;企业效率:理论研究及经验证据[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许西猛;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刘陆军;欧盟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炜;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吴娜智;中国经济的可贸易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方黎;FDI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10 于水;人民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于轼 天则经济研究所;人民币汇率调整像龟兔赛跑[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永志;通胀担忧会否延长美加息周期[N];金融时报;2006年
3 朱平;经济学原理与常识[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记者 康行远实习生 董国凤;华新年产亿只包装袋项目动工[N];黄石日报;2008年
5 ;水泥玻璃单位煤耗下降[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亚军;工资上涨未必引发通胀[N];证券时报;2010年
7 邓清波;工资增长缓慢的三个反思[N];阿坝日报;2007年
8 北晨;中国经济增速被低估[N];中国贸易报;2007年
9 周友娥 谢先彬;物流总量、劳动生产率为何能翻番?[N];中国冶金报;2008年
10 袁慧娟;烟台销售六成低效站“脱贫”[N];中国石油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