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和当归补血汤指纹图谱及对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理药效研究
【摘要】: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中药(包括中药单味药与中药复方制剂)整体性的化学表征。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的提出使得中药(材)的研究方法和质量分析手段也由针对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活性成分(指标成分)的分析,发展成为对整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成为可能。本论文根据当前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利用联用色谱仪器,结合能有效利用色谱和光谱/质谱信息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对中药及其生物样品等复杂体系的定性定量分析。论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当归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用于当归化学成分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分析;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其单味药的化学组分归属分析;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其单味药治疗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理药效研究。
一、用GC-MS和HPLC-DAD-MS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对当归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第二章、第三章)。并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重叠组分进行分辨以获取每个组分的纯色谱和纯光谱,从而提高了组分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用HPLC-DAD-MS联用仪器对当归的醇提化学成分进行色谱指纹图谱分析。通过解析化合物在APCI-MS和ESI-MS不同电离模式下的质谱行为,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被测物质的分子离子峰,从而确定其分子量。结合紫外光谱并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进行对照,实现了当归中部分苯酞类物质的初步定性分析。并为当归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丰富的信息。
二、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归中化学成分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第四章)。结合HPLC-DAD-MS联用仪器和化学计量学方法,首次提出利用色谱指纹图谱技术,通过对当归及灌
|
|
|
|
1 |
曹进,王义明,罗国安,李萌葆;中药指纹图谱与全面质量管理[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年05期 |
2 |
倪力军,张立国,李鹏;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现状及应用的思考[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年05期 |
3 |
吴悦涛;;指纹图谱在制订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医药;2007年01期 |
4 |
江俊;中药质量评价新方法——中药指纹图谱[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5 |
苏薇薇,吴忠;中药指纹图谱及计算机信息处理[J];世界科学技术;2001年02期 |
6 |
朱立中;;书评:《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评价、质量控制与新药研发》[J];中成药;2010年10期 |
7 |
任德权;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的意义与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年03期 |
8 |
严琳,高健,侯莉莉;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概述[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9 |
王亚丽;梁逸曾;胡芸;李博岩;曾仲大;徐抒平;;联用色谱及多组分光谱相关色谱用于当归补血汤与单味药成分的比较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
10 |
曹进,徐燕,王义明,罗国安;中药指纹图谱获取方法验证及实际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年05期 |
11 |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有新突破[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11期 |
12 |
吕春平,关铭;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J];天津药学;2004年02期 |
13 |
廉南,刘金标,严清明;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6期 |
14 |
曹瑞敏;中药指纹图谱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4年10期 |
15 |
张丽芳,薛飞群;中药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J];广东药学;2004年06期 |
16 |
周欣;王道平;梁光义;张雪琴;张中林;;降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2006年06期 |
17 |
罗国安;王义明;曹进;杨学东;;中药指纹图谱理论和实际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6年06期 |
18 |
黄翠;;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8期 |
19 |
李方;;妇科圣药——当归,温润女人身[J];婚育与健康;2009年10期 |
20 |
韩志有;;通变当归补血汤的妇科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198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