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迁移规律与污染评价研究
【摘要】: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如何有重点地研究与开发有色金属生产和污染治理技术,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该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论文从目前有色金属采矿活动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出发,以治理与控制矿区环境重金属污染为基本目标。在综述了大量的有关重金属污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湖南某有色金属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区水体和土壤的取样、化验和分析,对该矿重金属迁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矿区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系统地评价。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成果如下:
1、揭示了有色金属采矿活动将矿石从地下搬运到地表,并通过选矿和冶炼,使地下一定深度的矿物暴露于地表环境,改变了矿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从而使重金属元素开始向生态环境释放和迁移,并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的过程及规律。
2、建造了有色金属采矿活动过程重金属污染的事故树,通过对该事故树的定性分析,认为尾矿库是采矿活动重金属进入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在矿山治理和控制重金属污染时重点应放在尾矿污染区。
3、阐明了采矿活动中重金属向环境迁移过程首先是通过尾矿中硫化矿物的氧化使尾矿废水酸化,从而使重金属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开始的机理。应用地下渗流理论、多孔介质的水动力弥散理论,建立了尾矿AMD(Acid Mine Drainage)中重金属向土壤迁移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
4、通过对矿区土壤的标准化评价和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认为该矿区土壤已受到了重金属的严重污染。矿区土壤Zn、Pb、Cd、Cu和As平均含量分别达2803.73 mg·kg~(-1)、1787.50 mg·kg~(-1)、5.37 mg·kg~(-1)、357.40 mg·kg~(-1)和46.61 mg·kg~(-1),分别为参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29.20、21.90、0.83、13.10倍和0.71倍,Zn、Pb和Cu的污染相当严重,Cd、As的污染不明显。土壤重金属元素浓度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Pb与Zn之间相关性系数0.9,具有显著相关性。污染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素污染程度的相似性或污染元素有相似的来源。
|
|
|
|
1 |
姜艳兴;李德先;高洋;张靖;汪福顺;;粤北大宝山矿区土壤和尾矿中重金属的淋滤释放危害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3年04期 |
2 |
邓杰;范良千;冯启明;张新华;代力;;川南硫铁矿尾矿再选及其重金属元素淋溶对比试验[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6年09期 |
3 |
栾和林,喻晗,姚文,杜予民,李继梅,张立诚;几种浮选尾矿重金属释放的对比与分析[J];有色金属;2004年02期 |
4 |
张华,张忠辉;浅析四川有色金属矿山的尾矿处置[J];四川有色金属;2000年01期 |
5 |
雷良奇;莫斌吉;宋慈安;付伟;莫佳;史振环;;硫化物尾矿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及其意义[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
6 |
滕应,黄昌勇,龙健,姚槐应;铅锌银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
7 |
施佩生;;尾矿自流水力输送的计算[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0年02期 |
8 |
李润祺;区雪连;;重金属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材的关键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年31期 |
9 |
安俊珍;蔡崇法;雷中仁;温重阳;常万广;;基于小白菜盆栽试验的尾矿土壤复垦适农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4年05期 |
10 |
高文谦;高新文;;某区域铜冶炼渣再选尾矿污染现状及治理[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4年11期 |
11 |
滕应,黄昌勇,龙健,姚槐应,刘方;铜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
12 |
陈焱,吴为;铅-锌矿老尾矿堆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J];世界采矿快报;1994年11期 |
13 |
邢宁;吴平霄;李媛媛;党志;;大宝山尾矿重金属形态及其潜在迁移能力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
14 |
田胜尼;张静;孙庆业;李军红;李晓凤;;铜尾矿自然定居腺柳对重金属吸收及分布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9期 |
15 |
张翔;王文国;宗浩;;铜尾矿对白车轴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7年06期 |
16 |
龙健,黄昌勇,滕应,姚槐应;几种牧草对铜尾矿重金属的抗性及其微生物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7 |
朱建平;乐红志;朱俊阁;白荣;李洪达;;黄金尾矿材料及环境属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年10期 |
18 |
陈沛云;冯秀娟;;钨尾矿农田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
19 |
曾清如,杨仁斌,周细红,铁柏清;铅锌矿尾矿污染区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20 |
王光瑜;杜永胜;张红霞;欧阳顺利;赵鸣;;共伴生多金属尾矿中重金属的高温固化研究进展[J];中国陶瓷;2021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