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球物理场对磁敏式传感器影响及其应用研究

朱名日  
【摘要】:巨型钢罐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常用于装载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因此,罐的质量要求很高,那么高质量的钢罐关键在于智能化焊接技术,而该技术的核心是传感器。据调研,在微机中用于数据读取操作的磁阻式传感器MR是解决这项技术的合适选择。当MRWS传感器的工作磁场从100Gs降到5.0Gs时,焊接精度提高了。设备从桂林易地到大庆、海南和柳州等地出现焊接精度降低,最大的误差接近1.0mm,为允许误差(±0.5mm)的2倍,发现了地磁场对MRWS的影响。当焊枪垂直安装时,若按桂林到用户两地之间的地磁场分量之差与工作磁场(5.0Gs)相比计算,误差不超过5.3%(相当0.3mm),必然是MRWS在不同强度的地磁场作用规律所致,经过研究证明此结论。因此,本文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薄膜磁电阻效应机理角度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天然磁场对该传感器的影响规律。首次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应用于焊接领域。因此,论文具有创新性和重要应用价值。 MR原本是用于计算机数据读写操作的磁头,因为它具有对磁敏感特性。那么,当有外磁场作用于工件,并把MR用于探测工件上的磁场的微弱变化也许能达到识别缝宽窄的目的。为此,采用NdFeB永磁体MR材料并以激光技术反复实验,最终研究成功焊枪悬浮高度和焊缝跟踪检测传感器(MRWS),提高了巨型钢罐自动焊接精度。此成果具有创新性(经查新尚未有这类成果,同时提出了专利申请)。 在应用过程中发现GMRS在不同磁场条件下其变化机理有着特殊性,因此本文通过全球地磁资料,采用球冠协和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磁变化对MRWS的影响,首次获得了MRWS的AMR和GMR在地磁作用下电子自旋极化的全球分布图;研究了磁暴对MRWS的影响机理。同时,还采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焊接电极产生的磁场对MRWS影响。通过研究,探明了天然磁场和人工磁场对MRWS的影响规律。为以智能化技术消除其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文在常温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定常星体光能辐射输运理论和热力学理论以及数值物理模拟方法,率先研究了高温差恶劣条件下,温度场对MRWS的影响。首次获得了高温恶劣条件下,MRWS的电子自旋极化影响规律。为全面消除天然温度场和人工温度场对MRWS的电子自旋影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自学习模糊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控制方法、电磁屏蔽理论及其技术,薄膜磁电阻材料性能等相关知识的系统研究与全面探讨,经反复实践与改进,采用ARM32位微处理器和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提出了智能化补偿削弱高温热辐射和天然磁场、人工磁场的新技术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满足了高质量焊接技术要求。对焊接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MRS在焊接领域中成功应用尚首次,存在的不足和开辟新的应用有待完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大会学术组;;全国地球物理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在合肥召开[J];地质论评;1990年01期
2 李渭娟,梁桂培,姚政生;龙门山及其邻区地球物理场与地震的关系[J];华南地震;1995年02期
3 袁黎英;;诚实做人 踏实做事——浙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浙印象[J];科学24小时;2008年09期
4 刘光鼎;;中国海地球物理场与油气资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5 刘君;曹玉莲;;辽西金银矿产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J];有色矿冶;2010年02期
6 彭承光,李运贵;台湾海峡7.3级地震的构造环境[J];华南地震;1996年03期
7 宋海斌,郝天珧,江为为,丘学林,胥颐,刘建华;南海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基底断裂体系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1期
8 熊振;李清河;王良书;周彩霞;;南京地区地球物理场与地震构造稳定性[J];地震学报;2011年05期
9 高金海;地球物理场资料在编图工作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S1期
10 李清河;天水地震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背景[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S1期
11 潘连昌;;铀成矿区域物(化)探判据的初步探讨和应用[J];铀矿地质;1993年02期
12 吴湘杰,周蒂,庞雄,郝沪军,申俊;白云凹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结构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05年02期
13 田黔宁;耿涛;杨汇群;冯益民;;青藏高原西部重力异常剖面拟合及其地质解释[J];地质通报;2008年12期
14 熊振;;南京地区地震构造环境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3期
15 杨达忠;上海张堰铜矿外围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J];江苏地质;1994年02期
16 江为为,管志宁,郝天珧,黄临平;华北地台北缘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金属矿床预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02期
17 吴光大,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柴达木盆地地球物理场及其深部地质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1期
18 胡永钧;屠泓为;吴进;;小波分析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高原地震;2008年01期
19 王根树;;地球物理场与天津地温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20 刘秉光;初议成矿地球物理场──献给刘光鼎院士七十华诞,祝愿刘光鼎院士健康长寿[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刘光鼎;;天罗地网——构筑中国海地球物理场监控体系[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六)——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C];2010年
2 刘平山;;浙东南地球物理场和基底构造[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1)[C];1991年
3 白大明;聂凤军;江思宏;赵省民;;蒙甘新相邻(北山)地区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及矿产分布特征(提要)[A];东天山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和成矿动力学及找矿预测新技术新方法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1年
4 王妙月;底青云;王赟;;地球物理场成像研究进展[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刘光鼎;;中国海地球物理场与油气资源[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6 王世称;刘少华;杨宝俊;王应太;;中国金矿带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7 江为为;宋海斌;胥颐;;南海西北部与红河地区地球物理场及其地壳深部结构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8 钟锴;王良书;徐鸣洁;张鹏;丁增勇;;郯庐断裂带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江为为;刘少华;郝天珧;宋海斌;朱东英;;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10 莫撼;汤洪志;;地球物理场研究在高放废料处置库选址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名日;地球物理场对磁敏式传感器影响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韩波;东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地质构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江存;利用最近海潮模型研究地球物理场中的负荷效应问题[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2 胡永钧;中国大陆地球物理场的阶段性变化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凡君;区域找矿有了“藏宝图”[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宁津生 陈军 晁定波;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间接方法[N];中国测绘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赵建东;在调查中思考[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记者 桂雪琴;要发展自己的导航设备[N];中国船舶报;2001年
5 晋中市地震局局长 李拦生;人类为何无法预报地震[N];晋中日报;2010年
6 肖发标;鄱阳湖老爷庙水域的水下文物磁法探测[N];中国文物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