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临床特征与细胞免疫、HCMV感染、5-HTT-VNT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摘要】:儿童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每万名儿童有2~13人。起病年龄在30个月之前,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2.6~7.5倍。临床症状学研究已经总结出其三大核心症状,言语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等。之后对其认知功能的研究逐步深入,行为训练干预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研究寻求特异性病因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难题,而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功能缺陷假说以及人类遗传学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最早在1976年Stubbs首次报道了13例孤独症接种麻疹疫苗后有5例未产生抗体,提出孤独症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缺陷。Ivarsson等(1990)报道孤独症可能与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有关。Yamashita等(2003)再一次报道孤独症发病与先天性感染HCMV有关,并且指出该病毒影响了脑发育。其它报道也支持妊娠期、围产期、婴幼儿早期病毒感染引起脑功能失调,发育延迟,认知损害。我们选取孤独症细胞免疫功能及HCMV IgG抗体、HCMV DNA基因检测,以及它们与临床症状、发育指标、适应行为的相关性,来回顾性研究HCMV与孤独症发病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孤独症是一种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的疾病,但迄今为止,有关该病的遗传方式和遗传易感位点的研究尚无被大家所接受的结论。有研究认为孤独症5-羟色胺(5-HT)系统功能障碍,发现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的一个重要的多态性——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区多态性(VNTR),可能是孤独症易感基因的侯选基因。我们选取了VNTR进行关联分析,以了解孤独症的遗传特性。
|
|
|
|
1 |
杨惠芳;103例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脑电图分析[J];中原医刊;2005年08期 |
2 |
苗丹阳;47例儿童孤独症症状临床观察及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3 |
舒明跃,张繁新,贾少微,郑溪园;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及脑影像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1期 |
4 |
刘靖;;科学看待儿童孤独症的行为特征和医学鉴定[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
5 |
孙晓勉,李雅妹,郑崇勋;5-HTTLPR多态性基因型与儿童孤独症临床特征的相关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23期 |
6 |
陈榕,林力,罗维武;儿童孤独症17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7年01期 |
7 |
钱宇虹,宋江顺;儿童孤独症诊治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2期 |
8 |
张怀礼;儿童孤独症[J];健康生活;2001年07期 |
9 |
舒明跃;儿童孤独症的临床与病因学研究进展[J];罕少疾病杂志;2002年02期 |
10 |
祝春霞;李荣;;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现状[J];贵州医药;2005年11期 |
11 |
黄慧桃;戚拥军;吴春燕;姚丽;;大庆地区56例儿童孤独症临床特征和干预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6期 |
12 |
陈继英;;警惕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表现[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0年06期 |
13 |
;卫生部:缺乏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药[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8期 |
14 |
张秀梅,金文焕;儿童孤独症5例报告[J];广东医学;1994年04期 |
15 |
孔杜斯,赵中玲,张春海;儿童孤独症3例报告[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6 |
李建华,刘宙美,刘靖;儿童孤独症40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17 |
黄学军,许行健;儿童孤独症(附7例临床资料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18 |
;首届广州国际孤独症论坛第一轮通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年07期 |
19 |
曹春兰;儿童孤独症3例报告[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3年03期 |
20 |
翟静,郭传琴;30例儿童孤独症临床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