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社会创新研究

李桂平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关学者以及政策决策者都非常关注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创新系统研究。城市化是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城市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促进城市社会创新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本文把社会创新作为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新视角,通过分析社会创新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理,建立社会创新对城市发展作用的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并把社会创新因素纳入城市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试图拓展城市发展理论。 考察创新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技术过程,一个商业过程或军事过程或社会过程。创新的实质是社会创新。城市竞争力提升是在城市群的动态发展中由政府介入管理的。社会创新视野综合了系统论、社会学、经济学、创新学的理论和观点,本文认为:社会创新是城市创新系统的新视野,社会创新有一个系统,创新网络是城市社会创新的实践内容和形式,社会创新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做了如下的主要工作:(1)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和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了竞争力的一般模型,分析了社会创新对人均GDP、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影响。(2)结合城市竞争力的形成和维持及社会创新过程,建立了社会创新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模型,分析了社会创新主体、社会创新客体、社会创新的运行和扩散。(3)通过分析美国硅谷和我国珠三角城市群社会创新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进而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验证了本文的有关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社会创新对竞争力具有双重影响:社会创新不仅通过影响产业集群而影响城市化,而且通过影响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环境、创新运行和扩散机制影响竞争力,最终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阮平南;宋怡;;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年02期
2 阮平南;宋怡;;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的推动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7年23期
3 张堂云;朱良华;;提升梧州城市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路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年14期
4 王东强;田书芹;;城市竞争力提升:从产业集群到产业品牌[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5 余素洁;;产业集群与城市化[J];北方经贸;2009年09期
6 许正中,许铭桂;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7 舒银燕;张华;;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J];未来与发展;2004年05期
8 赵新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地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J];探求;2005年06期
9 张纯;解敦亮;;发展陶瓷产业集群培育景德镇城市竞争力[J];中国陶瓷;2005年05期
10 李桂平;徐远峰;;社会网络研究视野下的城市竞争力[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1 张作颖;;提升城市竞争力——让城市共赢[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12 刘泽仁,刘莉丽,潘春跃;成都市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研究[J];经济论坛;2005年07期
13 张雁白,腾延磊,谭军;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看城市竞争力——兼析石家庄市发展的方向[J];经济论坛;2004年04期
14 罗文;产业集群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J];科技与管理;2005年01期
15 王国华;;新形势下如何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26期
16 赵富强,李海婴;城市产业集群的政策障碍与政策纾解[J];经济前沿;2003年06期
17 曾军丽;论重庆市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8 马卫刚;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路径和政策研究——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城市竞争力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年08期
19 李有军;赵川东;;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揭晓[J];招商周刊;2005年13期
20 隋映辉;;产业集群:基于我国城市发展的观点、模式与竞争体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红;陈忠暖;;广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黄漫宇;;构筑流通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关于在武汉市建设“商谷”的战略思考[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张耀伟;;基于集群创导导向的航空产业集群治理评价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樊灵芝;;中心城市边缘城区产业集群的规划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社会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黄继;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宁;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2 杨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林耀谦;政府在构建城市竞争力过程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6年
4 何丽;沈阳市城市竞争力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黄龙潜;温州城市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孙建;GMS进程中云南产业集群构建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中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济源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包春梅;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安博;论我国基于城市核心竞争力下的城市经营[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安玉莲;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墨 叶静;城市竞争力排行的意义:从产业集群到城镇集群[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李玉婷余显英;珠海市政协委员热议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修国华;青岛:六大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竞争力[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市人大代表 立山区区长 项世伟;打造鞍钢经济圈 提高城市竞争力[N];鞍山日报 ;2006年
5 姜小莉;进一步完善海归人才引进工作后续机制[N];常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术专;城市竞争力 重庆为何丢了西部第一[N];西部时报;2005年
7 实习记者 张化冰;产业集群: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源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加强产业集群研究 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晓莉;全方位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N];西安日报;2005年
10 康源;企业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