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运动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并致大多数的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生理、认知和心理障碍的疾病。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兴奋性氨基酸受体AMPA受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毒性作用了解甚多。在脑缺血的急性期,普遍认为AMPA受体亚单位GluR2表达下调或GluR1、GluR3/GluR2比值增加致Ca~(2+)内流增多或迟发性细胞内Zn~(2+)浓度升高引起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但是在脑缺血急性期过后,AMPA受体发挥怎样的作用并不清楚。
自1995年Liao等人在《Nature》杂志一文中首次提出AMPA受体激活“静默突触”后,已将研究的焦点从AMPA的神经毒性作用转向AMPA的可塑性方面。目前,已在正常的神经元细胞和组织中就AMPA受体的可塑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AMPA受体的数量和亚单位的构成与突触的可塑性关系密切,它能增强突触的传递效能。那么在脑缺血状态下,AMPA受体是否也具有突触可塑性尚无文献报道;在局灶性脑缺血的不同时期,AMPA受体是介导神经毒性作用还是参与突触可塑性也不清楚;不同时期,缺血中心区与半暗带AMPA受体的表达及作用机理是否有所不同还需要进一步阐明。
|
|
|
|
1 |
周永清,刘立;中枢抑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运动功能代偿的再探[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
2 |
汤清平;杨期东;王改青;肖波;;AMPA受体亚单位GluR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时期表达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
3 |
李川;范建中;吴红瑛;魏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脑和肝脏中的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4 |
朱海英;朱海燕;侯殿龙;肖淑萍;马英文;;奥扎格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Bcl-2、Bax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1期 |
5 |
王慎军;谢桂琴;崔胜忠;李菁;周蓉;陈玲;袁孝如;;慢性酒精刺激对大鼠背侧纹状体突触可塑性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6 |
魏显招;王雪琦;;GluR2缺失的AMPARs在突触可塑性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7 |
吴雪伟,李敏;Eph-ephrin与突触可塑性[J];生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
8 |
宋玉成,刘永海,张尊胜,沈霞;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4期 |
9 |
张兆岩,薛慎伍,张妍,胡一潇,李玮;神经保护剂与溶栓联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30期 |
10 |
刘喆,赖新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年10期 |
11 |
李淑萍;白淑芳;李玲;;益气活血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2 |
臧林泉;邱鹏新;颜光美;;限制性差异显示RT-PCR技术对大鼠脑缺血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
13 |
张妍;唐民科;张均田;;树突棘与学习记忆[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年04期 |
14 |
陈丽;蒋马莉;韩太真;;诱导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压抑的强直刺激型式(英文)[J];生理学报;2006年03期 |
15 |
陈波;袁琼兰;;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突触可塑性[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年04期 |
16 |
孙珠蕾;袁琼兰;;人参皂甙Rb_1在突触可塑性中的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7年01期 |
17 |
孙树敏;刘皓;;神经生长相关蛋白与突触可塑性[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18 |
史文珍;张咏梅;叶夷露;赵蕊;张纬萍;魏尔清;;伸爪试验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症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
19 |
谢玉丰;;神经胶质细胞与突触可塑性研究新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
20 |
刘柏炎;蔡光先;刘维;陈雪梅;;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k1的影响[J];中草药;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