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周东一  
【摘要】: 本文简单概述了冰蓄冷低温送风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冰蓄冷低温送风技术的近况,分析了冰蓄冷低温空调系统的应用前景,采用冰蓄冷结合低温送风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但现在的低温送风口一般从外国进口,价格高,这成为制约低温送风技术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制出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用低温送风口对促进成为蓄冷空调在我国的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介绍了旋转气流的运动规律及参数计算方法,参照国内外现有低温送风口产品,设计出了旋流式低温送风口样本,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试验方案,按照低温送风要求搭建了旋流式低温送风实验台,对旋流式低温送风口样本进行了实验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诱导效果好、阻力小、能耗低、噪声小、不结露。为该低温送风口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最后对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实验研究作了总结,并给出了进一步开展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实验研究的一些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石楚平;混合空气空调送风方式的探讨[J];流体机械;2004年10期
2 叶南山,巩学梅;蓄冷低温送风管道安装工程的监控[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张智力,张旭,王迪军;低温送风射流特性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4 裴秀英;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中保温材料的选择与节能[J];制冷;2004年04期
5 李圣代;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节能特点及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1997年03期
6 张永铨,巨永平,孙志荣;冰蓄冷空调讲座之(3)──空调工程中的蓄冷技术──第三讲 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空调系统[J];暖通空调;1996年01期
7 吴喜平,朱喆;低温送风空调室内气流和舒适度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0年08期
8 石楚平;夏清梅;肖飚;;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研制[J];暖通空调;2006年07期
9 曾燕琳,蔡德源,刘应清;冰蓄冷空调系统低温送风末端装置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10 程建杰,陈汝东;空调系统的优化-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J];节能;1999年06期
11 徐小玉,曹红奋;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节能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5年03期
12 肖飚;;混合低温送风方式的测试及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3 徐亚娟;冰蓄冷低温送风末端的比较分析和应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2年02期
14 陈叶青,秦孟昊,刘刚;不同送风方式下冰蓄冷空调的技术经济性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5 潘家海,张蓉蓉;冰蓄冷空调和低温送风技术在建行杭州市分行办公大楼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1期
16 吴喜平,朱喆;冰蓄冷空调系统中的低温送风风管和保温[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1期
17 孙利敏;;我国蓄冷空调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18 白莉;迟铭书;张珂毓;;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9 殷平;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设计方法(1):室内计算参数、舒适感、室内空气品质[J];暖通空调;2004年05期
20 宋孝春 ,尹桦;西直门交通枢纽工程蓄冷空调可行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济南;黄虎;胡洪;王辉;;低温送风和常规送风状态下室内空气不均匀系数比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肖东宜;钱以明;;低温送风技术的发展及低温送风末端装置的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3 徐亚娟;;冰蓄冷低温送风末端的比较分析和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祖平;;江苏大学内燃机实验室低温送风设计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5 李锐;轩志勇;杨晖;;低温送风系统舒适性状况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高原;解国珍;;区域供冷的可行性探讨[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东宜;钱以明;;低温送风中的冷风射流实例分析及其室内舒适性的讨论[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8 魏兵;;低温送风独立新风系统(CDOAS)的能耗分析——全新风CDOAS[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9 黄嫦燕;;关于低温送风系统的若干问题的浅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10 王健敏;陈凤娟;邱梅兰;;低温送风空调的送风设计与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水泉;蓄冰盘管传热性能及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俊龙;低温送风空调系统风口特性及舒适性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2 刘华;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设计软件开发[D];浙江大学;2003年
3 周俊凯;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低温风口的设计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吴广庆;冰蓄冷诱导式低温送风的设计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祝嗣超;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优化及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6 郭胜江;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低温风口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何晓英;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都剑;办公建筑采用低温、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赵宇;不同类型集中空调系统能耗模拟分析及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叶英兰;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D];南华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邵永书;浙电调度大楼施工科技国内领先[N];建筑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斌 姚亚;以科技引领绿色空调未来[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赵君利;张永铨谈我国蓄冷技术发展现状[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周建平;商务建筑关注绿色[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刘芬;同方“闭式外融冰设备与系统”通过北京市科委鉴定[N];中华建筑报;2004年
6 周林;上海金茂大厦智能大揭秘[N];中华建筑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流泪;世界首座双曲面建筑亮相[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秦宜德;冰蓄冷中央空调缓解用电危机[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9 ;超高层绿色建筑的领跑者[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