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对农业实施保护的关键是资金投入,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1994年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改革的进行,农村商业性金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其业务范围逐渐脱离农业,信贷资金投向比较利益更高的第二、三产业,支农扶农的职能逐渐削弱。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时间短,政策性金融的立法滞后、金融政策连贯性不足,以及政策性业务划转到商业金融机构管理,致使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萎缩,严重阻碍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在我国受到质疑。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支农作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十多年以来,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完善制度、合理配置资金结构、支持农村经济的增长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现实出发,研究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演变的轨迹及现状,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重塑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5章:第1章研究了写作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2章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特点、功能及作用;第3章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了梳理和考察;第4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演进和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研究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现状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阻碍其有效运行的起因;最后提出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