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赋存状态的研究

钟付金  
【摘要】: 本文研究并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铝酸钠溶液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离子色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铝酸钠溶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方法。 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1.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分别采用正丁醇和甲醇对有机酸进行衍生化。采用Agilent6890型气相色谱仪联用Agilent5973型质谱检测器,通过程序升温在HP-5型色谱柱上对铝酸钠溶液有机物进行分离,质谱库检索对有机物定性。分析结果显示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主要为有机酸,已经确认的有草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苯甲酸,丁二酸,戊二酸,邻苯二甲酸等,还含有长碳链的有机酸,如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等,并发现不同产地的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 2.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铝酸钠溶液中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方法 分别采用自制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OnGuard H柱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美国DIONEX公司ICS-2500型离子色谱仪,在IonPacAS11-HC色谱柱上,采用淋洗液发生器产生的KOH溶液梯度淋洗,通过抑制电导检测方式;流速:1.20ml/min;外加水电解抑制再生模式;进样量:25μL;柱温:30℃;通过梯度淋洗,以峰面积定量,在33min内完成包括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丁二酸、戊二酸、邻苯二甲酸、F~-、Cl~-和SO4~2在内的七种有机酸和三种无机阴离子的分离和测定。 3.首次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铝酸钠溶液中的有机酸 在Kromasil C-18色谱柱上,以KH_2PO_4-磷酸-甲醇-水为多元流动相,KH_2PO_4浓度为25mmol·L~(-1)(用磷酸调节pH=2.00),等度洗脱,在10min内对铝酸钠供试品溶液的有机酸进行分离与测定,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1.3ml/min,柱温22℃,进样量20μL。采用标准曲线法对铝酸钠溶液中草酸、酒石酸、乙酸、丁二酸、丁烯二酸和戊二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蕊;敖宗华;丁海龙;沈才洪;黄治国;任剑波;付勋;;高粱中脂肪酸和低分子有机酸气相色谱测定[J];酿酒;2011年04期
2 吴复忠;金会心;马婕;;外加电场对铝酸钠溶液自发分解的影响[J];湿法冶金;2011年03期
3 詹海英;蒋涛;王利娟;;离子色谱法测定拜耳法铝酸钠溶液中的杂质离子[J];山东冶金;2011年03期
4 蒋涛;詹海英;王利娟;;全自动温度滴定仪在氧化铝生产过程控制分析中的试验与应用[J];轻金属;2011年08期
5 房慧婧;张彦青;陆幼兰;梁奋;李惠萍;;影响啤酒中乙酸含量的工艺因素[J];啤酒科技;2011年02期
6 黄玉霞;曹建兵;李小明;杨麒;黄华军;柳娴;杨慧;;耐锰菌Fusarium sp.浸出电解锰渣中锰的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9期
7 李月平;;浅谈氧化铝生产工艺及拜耳法铝酸钠溶液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8 张家元;李永清;付明辉;刘斌;李黎;;氧化铝种分过程浓度及质量比模型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罗序燕;武斌;彭鹏;任力理;夏美林;陈锦海;;赣南富硒脐橙中糖度、酸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年04期
10 ;有机西番莲果汁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1年08期
11 王宝奎;郑桂兵;曾克文;;高硫铝土矿脱硫方法研究[J];轻金属;2011年07期
12 陈滨;张淑英;;烧结法熟料高浓度溶出过程二次反应的抑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3 沈涛;;提高氧化铝生产管式降膜蒸发器运行效率的途径[J];河南化工;2011年10期
14 吴炼;冯琦;陈燕萌;丁泳锋;毛格清;韦藤幼;童张法;;采用碱性白土脱除直馏柴油环烷酸的工艺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4期
15 刘开华;豆成林;;涂膜保鲜剂中添加茶多酚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年04期
16 马赛箭;安超;;普鲁兰多糖涂膜对苹果的保鲜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7 狄永宁;谭靖;王会;;贵州修文铝土矿拜耳法溶出氧化铝试验研究[J];湿法冶金;2011年03期
18 李民菁;史智慧;吴利彬;孙克晗;翟福霞;;磷酸制种生产超细氢氧化铝的新工艺研究[J];轻金属;2011年07期
19 薛忠秀;李韶辉;;碱法从粉煤灰中提取铝硅的新探索[J];山东冶金;2011年03期
20 韦钰;李军旗;陈朝轶;王家伟;赵平原;;钡盐脱硫渣合成铝酸钡及循环利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建国;李旺兴;尹中林;苏赵辉;;拉曼光谱仪在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结构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翟坤明;马家玉;李志宝;密建国;;二水硫酸钙对铝酸钠溶液脱硅动力学的影响[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3 张牧群;尹周澜;陈启元;;铝酸钠溶液中超声诱致自由基的检测[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4 翟玉春;田彦文;王雅静;刘连利;;铝酸钠和含硅铝酸钠溶液结构和性质的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5 陈国辉;陈启元;尹周澜;;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粒度变化规律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6 李旺兴;尹建国;陈启元;尹周澜;;铝酸钠溶液附聚过程中的粒度信息分析[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7 赵淼;吴延军;谢鸣;蒋桂华;;柑桔果实有机酸反相HPLC法测定条件初筛[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高俊德;乔太生;;醋柳果的营养成分及所含有机酸的分析[A];食品论文汇编[C];1985年
9 尹周澜;花书贵;张牧群;李洁;陈启元;;超声场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理论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10 陈肖虎;陈颖;薛安;王克功;;沉淀法从拜耳法铝酸钠溶液中分离钒[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琴;晶种分解过程中铝酸钠溶液的结构演变[D];中南大学;2012年
2 吕保林;含羧基结晶助剂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战伟;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附聚过程及其强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刘吉波;超声波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李洁;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结构及分解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陈金清;钾离子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邵延海;由废铝基催化剂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的理论及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周俊;渗透系数和活度系数的等压法测定及其在铝酸钠溶液体系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9 闫红杰;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多相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吴玉胜;铝酸钠溶液分解产品粒度周期性细化的规律及防治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付金;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赋存状态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周婷;聚酰胺—胺的合成表征及其对铝酸钠溶液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 宋婷;铝酸钠溶液渗透系数及恒压热容测定[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浩;湿式氧化法去除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刘楠;铝酸钠溶液深度碳分过程中铝、硅的析出行为[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少云;铝土矿溶出条件对铝酸钠溶液结构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魏冰霞;EDTA对铝酸钠溶液种分附聚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牛飞;含硫铝酸钠溶液中铁浓度的变化规律及除铁探索[D];中南大学;2012年
9 罗倩云;碱性铝酸钠溶液饱和蒸汽压及恒压热容的测定与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李艳;油溶性消泡剂的制备及其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中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州 肖明;两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2 姜文卓;中铝贵州分公司依靠自主创新节能增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3 王进 仇国贤;兰化院获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4 黄秀发;创精品工程 做优秀企业公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5 ;疾病检查常规[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6 张开亮 葛军 刘丽娟;心系企业 钟情创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何丽;午餐来杯酸梅汤[N];健康时报;2009年
8 整理 鲁佳;热夏常食酸、凉、苦[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9 孔祥海 石晓慧;“四化”融入生产 书写首季喜报[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10 杜启忠 李永新;前景广阔的新型蒸发防垢节能技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