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上调气道上皮细胞中NK-1R表达
【摘要】:
研究背景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具有神经营养功能,对神经元的生存、分化和功能成熟起到促进作用,能够促使神经元产生神经激肽受体-1(neurokinin receptor 1,NK-1R)等速激肽类相关物质。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及哮喘模型动物体内LI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群体,LIF可能参与哮喘等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并且发现哮喘患者气道NK-1R表达的上调可能系体内LIF增加所致。作为细胞因子,LIF必须依赖于信号转导通路的介导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JAK/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LIF的生物学效应密切关联,而这些通路已被证实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诸多病理生理过程。支气管上皮细胞作为气道的重要保护屏障,哮喘等多种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支气管上皮的受损存在直接关系。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LIF和NK-1R在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支气管上皮细胞是其主要阳性反应细胞。因此,本研究拟以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作为靶细胞,探讨LIF通过调节NK-1R等的变化参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形成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机制。
第一章LIF通过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上调哮喘大鼠肺组织中NK-1R的表达
目的观察抗LIF干预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NK-1R表达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p-STAT3和p-ERK1/2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期探讨LIF参与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与NK-1R之间的调控关系。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LIF抗体干预组)。用OVA致敏、激发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对哮喘大鼠施以LIF抗体。干预完成后,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LIF、p-STAT3、p-ERK1/2及NK-1R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气道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和肺泡间隔显著增厚;而与之相比,LIF抗体干预组大鼠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支气管壁和肺泡间隔增厚亦有所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哮喘组大鼠气道上皮及其周围组织可见大量的NK-1R、LIF、p-STAT3及p-ERK1/2蛋白阳性细胞,其阳性产物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灰度值越低提示表达量越高,反之亦然),而抗LIF干预组大鼠气道上皮及其周围组织中NK-1R、LIF、p-STAT3及p-ERK1/2蛋白阳性细胞较哮喘组明显减少,呈中等偏弱的表达强度,其阳性产物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哮喘组。
结论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其支气管肺组织中NK-1R的表达水平可能受到LIF的调控,而LIF的作用可能通过JAK/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介导得以实现。
第二章LIF通过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上调NHBE细胞中NK-1R的表达
目的观察JAK/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剂及激动剂对LIF诱导的NHBE细胞中NK-1R的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LIF通过调节NK-1R的变化参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形成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机制。
方法培养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细胞),用LIF对NHBE细胞进行刺激,在此过程中分别用AG490(JAK2抑制剂)、PD98059(ERK1/2抑制剂)、PMA(蛋白激酶C激动剂)及STAT3-siRNA对NHBE细胞进行预处理。采用Western-blot、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上述各干预组细胞进行检测,观察NK-1R、p-STAT3、total-STAT3、p-ERK1/2及total-ERK1/2等指标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LIF能够诱导NHBE细胞中NK-1R、p-STAT3和p-ERK1/2的表达,而total-STAT3和total-ERK1/2的表达水平在LIF刺激前后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发现,LIF对NK-1R的诱导表达作用能够分别被AG490和PD98059所抑制;AG490能够抑制LIF对p-STAT3的诱导表达作用,而PD98059对p-STAT3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反过来,PD98059能够抑制LIF对p-ERK1/2的诱导表达作用,而AG490对p-ERK1/2的表达水平亦无明显影响。PMA能够诱导NHBE细胞中p-ERK1/2和NK-1R表达增加,但未发现PMA能够增强LIF的诱导效应。STAT3-siRNA能够特异性地抑制LIF对p-STAT3的诱导作用,但对p-ERK1/2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进一步发现,STAT3-siRNA能够抑制LIF对NK-1R的诱导表达作用。
结论LIF能够上调NHBE细胞中NK-1R的表达,LIF的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JAK/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介导得以实现;在LIF上调NHBE细胞中NK-1R表达的过程中,本研究未发现JAK/STAT和MAPK两个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存在交叉作用。
|
|
|
|
1 |
何文喜,陈健,牛忠英;Smads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
2 |
魏红山;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与调节[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0年01期 |
3 |
吴丽娟,吴玉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3期 |
4 |
何玉红,肖继皋;血管内皮细胞NO合成与释放的信号转导[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年01期 |
5 |
赵俊芳,刘成,刘成海;转化生长因子β胞内信号转导与Smads蛋白[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03期 |
6 |
程仕虎;乙酰胆碱对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2期 |
7 |
王阁;肝再生信号转导中肝细胞周期调节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年02期 |
8 |
鲁藜;肿瘤标志物粘蛋白1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年01期 |
9 |
吴杰裕;蛋白激酶G在调节血管通透性信号转导中的进展[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2期 |
10 |
谭运年;EB病毒编码的信号转导模拟分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6期 |
11 |
谢艳爽,郭顺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肝星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4年03期 |
12 |
邓英辉,李清刚,王质刚,刘文虎;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与信号转导[J];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4年01期 |
13 |
陈志强;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
14 |
邱轶伟,马涛,吴双虎,薛承锐;大黄素收缩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的信号转异机制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5 |
孙校男,王先开,娄国强;Smad蛋白与肝纤维化[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
16 |
陈楠,赵青,王伟铭,卢健;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年08期 |
17 |
晁爱军,杨福军,樊继援;α_vβ_3整合素信号转导与破骨细胞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5期 |
18 |
童彤,秦正红;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信号转导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年03期 |
19 |
梅传忠,李柏青;PKC在结核杆菌抗原诱导人γδ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现代免疫学;2005年06期 |
20 |
夏金荣;赵东强;;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凋亡抵抗与恶性肿瘤[J];临床荟萃;2005年2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