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l基合金的制备及高温变形行为研究
【摘要】:
TiAl基合金的难加工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三种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TiAl基合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其高温变形流变曲线、材料常数(如形变激活能等),结合其相应组织的演化规律等,阐述了影响TiAl基合金高温流变应力和形变激活能的因素,提出了提高TiAl基合金热加工性能的有效途径。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冷坩埚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了成分为Ti-45Al-7Nb-0.4W-0.15B(at.%,下同)的高Nb-TiAl基合金铸锭;通过热模拟试验、OM、SEM、TEM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该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及温度的相关性以及动态再结晶等形变机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了高温变形的材料常数;同时试验了其在常规压力加工条件下的热加工工艺,系统分析了锻态合金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化机理。(2)采用预合金粉末结合准等静压工艺制备了Ti-46Al-2Cr-2Nb-0.2W-0.15B合金;探讨了其高温变形行为,得出了其高温形变材料常数;分析并讨论了其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形变机制;(3)发明了控制烧结元素粉末冶金新工艺,并采用此种工艺制备了Ti-45Al-7Nb-0.4W合金;研究了其反应合成过程及致密化机制;分析了其高温变形行为及材料常数;最终也探讨了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形变机制。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铸态Ti-45Al-7Nb-0.4W-0.15B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可以在T≥1000℃和ε≤1×10~(-1)s_(-1)区间内进行压缩变形;该合金属负温度敏感材料和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其流变应力曲线的升高、降低及稳定过程对应了加工硬化和应变软化的交替控制和动态平衡过程;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计算了合金的热激活能为Q=384kJ.mol~(-1),计算结果与文献接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高温流变应力与参数ε、T与Q之间满足用双曲正弦函数形式修正的Arrhenius关系;其高温变形机制是以层片晶团的扭折、弯曲、球化及再结晶等过程为主;晶界块状B2相由于其良好的高温塑性在高温变形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变形组织的微结构分析表明,孪生变形是TiAl基合金高温变形的重要方式之一。
2)铸造Ti-45Al-7Nb-0.4W-0.15B合金在常规压力加工条件下运用包套锻造工艺可以进行大变形量热加工。对锻造合金的热处理研究表明:在α_2_γ两相区热处理时,晶粒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长大,且在1230℃左右迅速粗化;残留B2相的消除受偏析元素的扩散控制。试验证明,锻造组织在1230℃左右热处理可以得到完全消除B2相、晶粒尺寸长大不明显的均匀细晶组织。
3)采用准等静压工艺制备了近全致密的Ti-46Al-2Cr-2Nb-0.2W-0.15B合金,其微观组织为细小的近γ组织;此种合金具有较好的热加工性能,在T≥1000℃和ε≤1×10~(-2)s~(-1)的条件下可以保证变形不开裂;与铸造Ti-45Al-7Nb-0.4W-0.15B合金相比,本合金表现出了低得多的流变应力和变形激活能,其热激活能Q=319kJ.mol~(-1),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细晶近γ或双态组织的热激活能数据接近;该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主要受晶界的滑移和晶粒的动态再结晶等机制控制。
4)通过控制烧结元素粉末冶金新工艺制备了较大尺寸的Ti-45Al-7Nb-0.4W合金,其致密度达到98%以上。烧结机制分析表明:烧结过程中,颗粒破碎重排机制,压力导致的致密化驱动力的增加等因素促进了合金的致密化;此合金的热加工性能相对较差,其可加工区间为:T≥1100℃和ε≤1×10~(-2)s~(-1),变形激活能O=420kJ.mol~(-1);变形组织分析表明,其变形机制与具有层片组织的铸造TiAl基合金高温变形机制类似。
5)TiAl基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及激活能受到合金的制备工艺、组织状态和成分等因素的影响。晶粒细小的近γ-TiAl基合金及双态TiAl基合金的流变应力及激活能要远低于粗大的层片TiAl基合金;采用元素粉末制备的TiAl基合金中高的氧含量引起的高的层片稳定性导致了合金较高的流变应力和热激活能;同时,高Nb合金化也会使合金的流变应力及激活能提高。通过细化原始晶粒尺寸及提高组织均匀性、合理添加合金元素及严格控制各合金元素含量、减少锻坯的内部缺陷、合理选择加工工艺等手段可以明显提高TiAl基合金的高温变形性能。
|
|
|
|
1 |
席艳君;王志新;卢金斌;;TiAl基合金的高温氧化及其保护[J];材料导报;2006年05期 |
2 |
刘爱辉;李邦盛;南海;隋艳伟;于杰;郭景杰;傅恒志;;TiAl基合金熔体与氧化物铸型界面的相互作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11期 |
3 |
曹名洲;韩东;周敬;李东;;含Mn的TiAl基合金的组织和性能[J];金属学报;1990年03期 |
4 |
陈伶晖,黄伯云,曲选辉,谢佑卿,贺跃辉,曹鹏,徐强;TiAl基合金的复合热机械处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01期 |
5 |
辛丽,李铁藩,李美栓,周龙江;氯对TiAl基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9年03期 |
6 |
贺跃辉,黄伯云,曲造辉,雷长明,刘业翔,徐强;TiAl基合金热处理显微组织缺陷[J];热加工工艺;1995年01期 |
7 |
熊华平,毛唯,马文利,陈云峰,李建平,李晓红;液相渗Si提高TiAl基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J];金属学报;2003年07期 |
8 |
曹鹏,贺跃辉,黄伯云,刘文胜;全层片状TiAl基合金断裂过程的原位观察[J];材料工程;1997年05期 |
9 |
赵永庆;添加Sb改善TiAl基合金高温强度[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7年06期 |
10 |
孙锋,林栋;大晶粒TiAl基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行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1 |
赵斌,吴建生,孙坚;TiAl基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J];稀有金属;2001年05期 |
12 |
熊华平,李晓红,毛唯,马文利,程耀永;含硅合金熔体对TiAl基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2年03期 |
13 |
贺跃辉,黄伯云,曲选辉,雷长明,刘业翔,陈仕奇;TiAl基合金表面改性对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J];高技术通讯;1995年05期 |
14 |
贺跃辉,黄伯云,王彬,刘咏,王健农,郭景杰;TiAl基合金固态焊接[J];金属学报;1998年11期 |
15 |
王丽;刘咏;张伟;王辉;;TiAl基合金热包覆锻造过程中温降的数值分析[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1期 |
16 |
贺跃辉,周科朝,黄伯云,曲选辉,孔高宁,陈伶晖,徐强;热锻工艺对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1995年05期 |
17 |
李新春,雷长明,曲选辉,贺跃辉;显微组织对TiAl基合金室温断裂韧性的影响[J];湖南冶金;1996年02期 |
18 |
梁伟,杨德庄;金属多晶体塑性变形几何分析及双相TiAl基合金的室温塑性[J];金属学报;1998年06期 |
19 |
林建国,李向阳,张永刚,陈昌麒;γ-TiAl基合金的高温氧化性能及防护方法[J];钛工业进展;1999年02期 |
20 |
杨晓华,梁伟;双相TiAl基合金的高温位错滑移特征[J];电子显微学报;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