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热轧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模拟及高硼高速钢辊套复合轧辊研究
【摘要】:
轧辊是冶金行业最大的消耗件,轧辊消耗成本约为轧钢生产成本的5%-15%,直接关系到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目前使用的轧辊大部分为美国30年代开发的高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工作层使用完毕后便整体报废。采用辊套式轧辊结构,使轧辊的60%左右可以循环使用,同时工作外层采用高合金材料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从而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大幅提高轧辊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辊套轧辊是冶金行业与轧辊生产企业长期研究的课题,如何提高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及选用合适的结构与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论文以棒材热轧过程及轧辊为对象系统研究了棒材轧制过程轧件的温度场演变及塑性流变的基本规律,轧辊的温度场演变及热膨胀规律,对组合式轧辊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轧辊失效原因、轧辊使用的材料及合金元素在高速钢轧辊材料中的作用,并研制成功了一种具有高耐磨性、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热性等综合性能指标优异的轧辊材料,研究了双金属复合工艺,采用辊套与辊芯过盈配合的组合式轧辊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了棒材轧制用辊套复合轧辊。现场使用证明,高硼高速钢双金属辊套复合轧辊具有足够的安全稳定性与更高的使用寿命。
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
(1)建立了棒材热轧大变形热力耦合三维弹塑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并确立其热力边界条件,建立热力耦合模型的迭代算法和Marc软件的分析流程以及确立其收敛的判据与条件,为棒材热轧过程的三维仿真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2)运用MARC软件对圆棒热轧成品道次进行了非线性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拟,模拟中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问题,轧件与轧辊之间的接触换热考虑为与轧制压力、轧件的屈服强度、轧件与轧辊的导热系数、轧件与轧辊的表面形貌等因素的函数关系,得到了轧制过程轧件与轧辊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演变规律,其结果对组合式轧辊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3)提出了采用热量等效的方法来计算轧制过程轧辊辊芯与辊套温度场与应力场,建立了相应的传热方程与热应力分析模型及其边界条件,得到了轧辊的稳态温度分布规律。通过对轧制过程热膨胀、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的计算分析,对组合式轧辊的过盈装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辊芯直径下的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选取了合适的辊芯直径,论证了组合轧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
(4)通过轧辊失效分析、轧辊材料分析,提出了提高材料导热性与基体红硬性为突破方向的轧辊材料设计思路,将高速钢基体与硼化物硬质相相结合,首次提出“高硼高速钢”材料概念,分析了合金元素在高速钢材料中的作用,研制了一种具有高韧性、高耐磨性及抗热疲劳裂纹性能优良的高硼高速钢轧辊材料,并对材料的主要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双金属复合的铸造工艺,对双金属复合辊套轧辊进行了金相和能谱分析;采用辊套与轧辊过盈联结,研制成功了组合式轧辊。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棒材轧制组合式轧辊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所研制成功的组合式高硼高速钢复合轧辊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对轧辊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节能降排、提高钢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棒材轧制工艺控制、棒材轧机的开发和新材料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1 |
马春江,冯志军,沈桂荣,许峙立,张莹;1Cr18Ni9Ti─ZL101A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5年03期 |
2 |
陈作炳;曾芳;方芳;肖家云;范涛;;10000t/d回转窑轮轴过盈配合数值分析研究[J];中国水泥;2007年04期 |
3 |
程钢;赵国群;管延锦;;滚动轮胎耐久性有限元分析[J];弹性体;2006年01期 |
4 |
杜随更,傅 莉,刘小文;摩擦焊接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
5 |
姚小虎;韩强;;热力耦合作用下双层碳纳米管的扭转屈曲[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
6 |
杜凤山,李学通,王敏婷;楔横轧三维热力耦合非线性有限元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S1期 |
7 |
董洪波,康永林,尚进;60kg/m钢轨热轧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特殊钢;2003年05期 |
8 |
高红,郑玉奇,祁福元,高永;过盈配合联接条件分析[J];煤炭技术;2004年01期 |
9 |
王辅忠,刘国权,张勇钢;33Mn2V油井管张力减径过程的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0 |
蔡旺,李从心,杨合,刘郁丽;单榫头叶片精锻成形规律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研究[J];重型机械;2005年02期 |
11 |
朱国鹰;;配键[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3年07期 |
12 |
高德元,王喜林;高精度过盈配合锥形零件装配工艺的探讨[J];矿山机械;1998年03期 |
13 |
朱利华,胡忠,王本一,刘庄;基于有限变形理论的二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模拟技术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
14 |
罗文波,胡云贵,胡自化,郭燕伶,彭炎荣;圆柱体平板间镦粗的热力分析[J];塑性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
15 |
杜随更,王庆,傅莉;线性摩擦焊接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6 |
熊勇刚,云忠,王桥医,王文明,谭建平;快速超薄铸轧机铸轧辊变形热力耦合计算[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3期 |
17 |
王锴;刘金合;郭德伦;张田仓;张胜;;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的有限元模拟[J];热加工工艺(焊接版);2006年06期 |
18 |
徐兰英;叶邦彦;伍强;王伟文;梁忠伟;;奥氏体不锈钢小孔钻削机理研究(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23期 |
19 |
焦锋;赵勇;李太平;;超声硬切削45淬火钢有限元分析[J];工具技术;2009年12期 |
20 |
李胜祗;李洪中;黄子阳;郑坚敏;郑建聪;;锥形辊穿孔过程顶头前伸量对力参数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