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血清G-CS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摘要】:
目的测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浓度,分析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湘雅二医院2008-11至2009-01经病理证实初诊初治病例50例,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手术前后血清G-CSF水平。统计分析血清G-CSF水平的变化与粒细胞计数、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50例NSCLC患者手术前血清G-CSF值为(33.3±30.4)pg/ml,手术后血清G-CSF值为(15.7±13.4)pg/ml,术后血清G-CSF水平低于术前血清G-CSF水平(P<0.01);手术后白细胞计数及粒细胞计数低于术前水平(P<0.05)。年龄小于60岁NSCLC患者血清G-CSF水平高于60岁以上患者(P<0.05)。血清G-CSF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大细胞癌的病人血清G-CS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其次是鳞癌;血清G-CSF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未分化或低分化肺癌血清G-CSF水平最高,高分化癌血清G-CSF值最低(P<0.05);血清G-CSF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不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血清G-CSF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G-CSF水平(P<0.05)。血清G-CSF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不密切(P>0.05)。
结论NSCLC患者手术后血清G-CSF水平较手术前血清G-CSF水平低。血清G-CSF水平与NSCLC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G-CSF可能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对于分化较差、血清G-CSF水平增高的NSCLC患者,可能作为诊断、监测病情、判断疗效的指标。
|
|
|
|
1 |
刘云;李建刚;;多项肿瘤标志物联检对胃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年01期 |
2 |
章加宝;;超声与肿瘤标志物检查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34期 |
3 |
李福明;袁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疗效的关系[J];浙江实用医学;2008年06期 |
4 |
周玲;沈阳;;脑出血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与临床关系的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4期 |
5 |
陆明康;候希相;周金娣;殷美莉;徐亚萍;郭梅;张良栋;严和骎;;氯氮平所致白细胞改变520例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0年04期 |
6 |
王金镛;金通观;;长期服用氯氮平的副反应[J];上海精神医学;1990年04期 |
7 |
王荣霞;徐运强;王贵花;;肝病12例白细胞假性增高的分析与纠正[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9期 |
8 |
刘本俶;严舫;韩风来;阁碧荷;麦智广;丁振海;项育英;张志正;;白细胞增多型白血病的白细胞分离处理[J];上海医学;1987年03期 |
9 |
徐明,储晓彬,宋磊;癎性发作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10期 |
10 |
徐迢;金洁;任昌明;罗文达;郭群依;冯长伟;张丽;郭宗明;沈健;邵燕萍;;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9期 |
11 |
史传兵;魏振利;郑杰;卢航青;;胃癌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
12 |
王为江,苏同军;上消化道大出血伴发热白细胞增多12例误诊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5年15期 |
13 |
魏振利;史传兵;郑杰;杨莉;卢航青;;大肠癌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意义[J];中国肿瘤;2006年09期 |
14 |
孙玲玲;张天彪;姜敏;;非门脉高压性腹水216例良恶性诊断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5期 |
15 |
周建中;;白细胞升高的缺铁性贫血[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
16 |
汤荣光,陈廉;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J];四川肿瘤防治;2002年04期 |
17 |
王金桃,闫建文,赵淑芳,韩晓立,张乃珍,高尔生;不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优化模式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2年03期 |
18 |
高静;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高的临床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年04期 |
19 |
倪宁,吕爱玲;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20 |
刘茶珍;朱佩云;施民新;刘继斌;王文静;;表达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食管癌研究中的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