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8年株洲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监测并分析株洲市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了解其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级管理与医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方法,将株洲市医疗机构分为4级(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个体诊所)。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1995)规定的采样方法与消毒灭菌对象分类,2003年~2008年每年度对被监测单位Ⅰ、Ⅱ、Ⅲ、Ⅳ类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表面、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及用品、输注器材、压力蒸汽灭菌器、医院污水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调查分析。
实验室检测及结果判断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规定进行。
采用卡方检验或趋势性检验对不同年度、不同样品、不同科室以及4级单位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基于熵权的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综合评价15家二级以上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2003和SPSS17.0。
结果:2003-2008年医疗机构各年度监测样品总数依次为1335份、1371份、1345份、1502份、952份、913份,该市医疗机构消毒总合格率为91.63%,年度合格率呈上升趋势(x_(趋势)~2=55.865,P=0.000);二级医院及个体诊所的年度合格率整体也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6.677,P=0.010);x_(趋势)~2=80.187,P=0.000)。各指标中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无菌器械及用品的年度合格率也有上升趋势(x_(趋势)~2=62.223,P=0.000;x_(趋势)~2=45.851,P=0.000;x_(趋势)~2=17.396,P=0.000);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合格率均为100%。
对15家二级以上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排序并分3档综合评价,最好的有3家,其次为10家,再其次2家。
结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逐年提高,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监测样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和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技术指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