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
物流业的振兴可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和效益,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国家综合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建立了不同产业结构下物流业增加值和物流业投资与国民经济总量的计量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物流业增加值呈现增加趋势。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相对平稳时期,物流业的发展也相对平稳;产业结构变动剧烈,物流业的发展也会出现剧烈的波动。继而研究了物流产业增加值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发现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物流业增加值与第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之和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成高度正相关关系。而交通运输系统投资作为物流业投资的一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大于整体物流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发现交通运输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在逐渐减小。
建立了产业结构不同发展阶段三次产业增加值与物流业增加值之间的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下物流业与三大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物流业与各个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在变化。各个时期对物流业的规模产生主要影响的产业也会有所不同。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各个主要产业与物流业主要活动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规模与第一产业发展最相适应,仓储物流业规模与工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较为适应。各个产业部门增加值与流通加工包装物流业增加值的灰色综合关联度相差不大,第一产业增加值与流通加工与包装物流业增加值的灰色综合关联度最低,这与当今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是分不开的。
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发现了物流业产业地位、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最终依赖度的变化机制。分析发现物流业的影响度在提高,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加大,但其感应度系数很低,表明其仍然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地位。同时,物流业提供的服务中有更大比例的产品与服务转向了最终需求。
研究了物流业关联产业网络及其关联产业变动机制。明确了物流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物流产业波及广泛,在所有部门中,全部部门都与物流业有直接前向联系和完全的前向、后向关联关系,只有金属采矿业和废品废料两个部门与物流业无后向的直接联系。完全关联关系较直接关联关系更为显著;物流业的前向关联作用明显强于后向作用,这说明物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中间产品来满足其他产业部门生产的需要。存在环向关联产业,所有的产业都与物流产业存在间接的环向关联关系,物流业与其直接关联产业及其间接关联产业构成了物流产业网络。充分证明了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整个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新技术的应用作为支撑;通过物流业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对比发现,物流业增长率仅次于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其增长率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通过分析物流业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产业关联性指标,认为物流业应成为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提出了物流业的发展要从总量和结构上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物流业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提出物流业外部融合的发展思路,分析物流业外部融合的基础、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并指出物流业应与农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进行产业融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