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等网的再制造信息共享及生产计划与调度研究
【摘要】:
再制造(remanufacturing)是废旧品的处理方式之一,是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再制造在我国正步入实际运作阶段,相关生产管理问题日益凸显。现有研究证实,再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可变性,使得传统计划和控制工具难以直接应用。因此,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再制造生产计划与调度问题,对实现再制造生产活动的有效管理,推进再制造生产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研究从通过信息共享以降低再制造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出发,对再制造信息共享及生产计划与调度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
(1)针对当前再制造生产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再制造信息共享的对等网(peer-to-peer,简称P2P)模型ReMIS。为适应再制造网络的高度动态性,模型采用基于自然簇和主题簇构成的两层混合结构,上层由主题对等体组成结构化的主题网络,下层由普通对等体组成P2P网络。ReMIS采用基于主题簇的资源分类和检索方法,该方法在处理海量再制造资源信息的检索请求时,具有较好的查询效率,并能减少再制造生产中的词汇语义冲突。同时,应用发布/订阅技术,可使再制造企业获取实时信息成为可能。查询性能分析表明,ReMIS可满足再制造生产系统的需求。
(2)提出了再制造信息共享激励模型。借鉴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划分理论,并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再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定义了ReMIS的三个发展阶段。在阶段Ⅰ中,以一个拆卸商和一个加工商为例,应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激励拆卸商信息共享的激励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与讨论,说明了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拆卸商共享信息的积极性,减少因生产计划变更而增加的额外成本。在阶段Ⅱ中,以回收商为对象,运用多维博弈理论,构建了多个回收商同时进行企业信誉、共享信息和产品市场价格博弈的模型。算例分析表明,企业间的多维博弈可促进企业进行信息共享,而企业在信息共享上的投入,可促进ReMIS的建设,并激励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为再制造中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制定推动再制造业发展的措施提供了参考。在阶段Ⅲ中,针对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机制的规避策略。
(3)提出了考虑废旧品可购买量约束的再制造生产计划模型及求解方法。针对现阶段我国再制造企业面临废旧品供应不稳定而且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应用信息熵预测市场供应量,提出了一种考虑废旧品可购买量约束的再制造环境下的单产品生产计划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并通过共享信息修正和调整后续生产计划,使之动态适应再制造生产的变化性,以优化生产计划。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求解当前废旧零部件最大可购买量有限的再制造生产计划问题,能够及时修正和调整生产计划,以响应外部环境变化。
(4)针对工件加工路径的可变性特点,构建了再制造生产中的多目标生产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长工序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设计了异常染色体的识别和重构方法,以及相应的遗传算子。由于采用可变长工序编码,该算法可实现随机工序数目和随机工序顺序情况下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的优化求解,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求解再制造生产中Job-Shop调度问题。
|
|
|
|
1 |
戚淑华
,许再贤;运用咨询服务 改善管理[J];企业管理;1981年04期 |
2 |
于英川,于丽英;生产计划的多目标群体偏差度决策及其支持系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3 |
宋成海;济钢120t转炉减速机网络计划[J];一重技术;2002年04期 |
4 |
张斌,于明,王晨,陈荣兴,刘艳凯,苏颖;生产计划制定过程的分析及数学建模[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年03期 |
5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尽快恢复撂荒地生产的紧急通知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4年06期 |
6 |
李初福,何小荣,陈丙珍,陈勃,龚真直,张秋怡;炼油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实沸点切割点的优化[J];化工学报;2005年11期 |
7 |
张冰剑;华贲;陆明亮;;炼油企业生产计划和能量系统集成优化研究(英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12期 |
8 |
林云堂;;浅说PCB企业的交期管理[J];印制电路信息;2006年01期 |
9 |
张冰剑;华贲;陆明亮;;炼油企业生产计划与公用工程多周期集成优化研究(英文)[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6年02期 |
10 |
梁樑;王志强;余玉刚;刘晓伟;;协调战略和运作计划的ATO型供应链设计集成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
11 |
;简讯[J];中国种业;2008年02期 |
12 |
邢国杰;;用盈亏平衡点法编制企业生产计划的体会[J];棉纺织技术;2009年04期 |
13 |
郁福卫;董尉民;王海霞;;安钢炼钢系统低成本运行模式浅析[J];河南冶金;2010年01期 |
14 |
王广勇;;如何理解服装企业中的生产计划工作[J];商场现代化;2010年09期 |
15 |
孙勇;赵爱林;陆云春;;船用电缆企业动态排产方案探索[J];广东造船;2010年04期 |
16 |
富春岩;;系统集成与生产计划优化协调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27期 |
17 |
刘辉;王丹;孟祥国;张体海;;采用MATLAB软件解决产品年度生产计划编排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1期 |
18 |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下达1961年中药材生产计划的通知[J];安徽政报;1960年12期 |
19 |
罗精奋;;谈谈指导性生产计划[J];宏观经济研究;1983年10期 |
20 |
祝琦;张树伟;;王沟矿试行吨煤工资包干办法[J];煤炭经济研究;198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