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姑息医学之人文化成

田晓山  
【摘要】: 本课题从人文关怀和生命伦理的视角,通过列举晚癌患者临床上面临的窘境和误区,论证了追求生命质量是当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终关怀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生死观的探讨,试图为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实践铺就一条新的思想通道,求证两种文化视阈下对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姑息照护必然存在人性的耦合点。从剖析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实质—人本主义,分析了无神论占绝对优势的中华文明对外来的文化、宗教、习俗具有天然的兼容性和强大的改造能力,直至历经数千年的文明史延绵不断。人本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生命观,在直面临终患者时,所进发出截然迥异的生死智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对做好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都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关键是在各自思想体系找到人性的闪光点。在探索构建符合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中,通过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孝道的深入解析,阐述从无神论立场的伦理、道德构架中,建立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仁爱”模式,进而与基督教神学的“慈爱”模式的比对中,确立孝道的内涵就是情感的连结,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是人性中共有的人伦表达。文章倡议对传统“孝道”施以改良,屏蔽掉传统“孝道”的政统(专制)元素和极端色彩,以家庭伦理的构建为前,从敬重自己的父母、长辈开始,移孝于德,提倡以大爱无边的心境推己及人,强调临终关怀要敬天爱人,医者首先应要有爱心,对患者要以人为本、全心照顾通过移情于德,“推己及人”,实现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外延。“八荣八耻”是站在国家道德意识的高度引导下的道德建设指导方针。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从反映中国传统道德:诚、信、礼、义、忠、孝、廉、耻八个字来看,唯独缺失一个“孝”字。临终关怀就是一个面对死亡的过程,从先行到死,直面死亡,到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普及生死学,开展生命教育,是开展临终关怀的首要前提。对此本文也做了详细阐述。在医改不断深化的当今,重新审视西方基督教文明及其衍生出来的临终关怀的理论体系和伦理规范,有助于重建和再造我国医疗行业医德医风,加快临终关怀的本土化进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萍;张梦梓;吴荣彬;;干休所开展临终关怀工作初探[J];人民军医;2011年08期
2 孟艳秋;卢蓉;张英;倪静;;高龄患者临终关怀中的人文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1年07期
3 王爱珍;;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2期
4 刘宇鹏;万献尧;;ICU临终患者治疗抉择的伦理问题[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5期
5 张艳梅;赵立新;杨俊泉;;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4期
6 傅静;鞠梅;陈丽;李雨昕;;临终关怀机构服务现状及发展的必要性[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汝霜;;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陈保同;尤吾兵;;临终关怀伦理的中国本土化问题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2期
9 梁丽萍;刘燕;;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9期
10 史宝欣;;谈护士与临终关怀[J];中国卫生人才;2011年09期
11 曾双姣;;侗族地区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年06期
12 陈玉桂;;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J];光明中医;2011年09期
13 杨莉;刘慧;;临终关怀与心理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3期
14 吴瑾;李先锋;万忠艳;王莉;苏玉芬;;妇科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3期
15 李桂雪;刘惠敏;刘松梅;赵丽萍;刘立军;;浅谈恶性肿瘤病人的综合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1年07期
16 罗正娟;;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1年04期
17 张安;鲍勇;;2005~2008年14所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住院费用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8期
18 李宝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干部病房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1期
19 王爱玲;;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临终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9期
20 羽西西;;最后一个驿站[J];大家健康;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创建社区老年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研究”调研报告[A];“创建社区老年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研究”调研报告[C];2011年
2 彭娜;何娟;;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钟香玉;何晓华;柯熹;;癌症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及关怀护理[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4 徐新新;朱薇;;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端祺;李小梅;李慧莉;;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6 马建军;;浅谈临终关怀[A];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总报告[A];“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总报告[C];2009年
8 王娜宁;;美国社会工作者与临终关怀[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9 王娜宁;;美国临终关怀管窥与实践[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10 李际;龚震烨;陈立今;;我国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终极关怀的人文医学进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晓山;姑息医学之人文化成[D];中南大学;2009年
2 崔静;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生存质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王云岭;现代医学情境下死亡的尊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龙武维;临终关怀陪伴伦理之进路[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博;以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为重点的康复性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欢欢;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反思[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龚震晔;上海市公立医院临终关怀心理干预社会化途径的可行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刘丹丹;梅州市临终关怀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4 刘冰;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社会支持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斐敏;职业性临终关怀态度量表的汉化及在浙江省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中的调查[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天;关于姑息支持和临终关怀的选择倾向调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倪婉红;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者死亡恐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越;临终关怀个案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曹文博;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临终关怀项目策划书[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丹;临终关怀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个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陈德芝 通讯员 周洲;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很需要你[N];健康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青;最后的拥抱[N];丹东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景峰;与“六位一体”不谋而合[N];医药经济报;2010年
4 逄纶;医疗保险与临终关怀[N];辽宁日报;2001年
5 白剑峰;临终关怀体现生命尊严[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赵雪;临终关怀 在生命“转弯处”深情守护[N];长春日报;2011年
7 逄纶;医疗保险与临终关怀[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郑伟;让老年人享受更好的康复保健与临终关怀[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9 记者 蒲利宏;宁养院力邀爱心义工加盟临终关怀[N];宁夏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莉莉;播撒临终关怀[N];青岛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