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_3AlF_6-K_3AlF_6-AlF_3体系中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低温电解腐蚀及新型电解质研究
【摘要】:
采用惰性阳极和可润湿性阴极的新型铝电解槽技术,是铝电解工业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效的重要途径。惰性阳极经长期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然无法满足现行铝电解质体系与电解工艺条件下的耐腐蚀要求。低温电解可改善惰性阳极服役环境,降低阳极腐蚀速率,促进惰性阳极铝电解技术的工业化实现。
论文在国家973计划课题(2005CB623703)及863计划课题(2008AA030503)的资助下,以开发NiFe2O4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低温电解工艺为目标,以5Cu/(NiFe2O4-10NiO)金属陶瓷惰性阳极为代表,针对Na3AlF6-K3AlF6-AlF3低温电解质体系,系统研究了熔体组成与过热度对该种阳极电解腐蚀行为的影响,确定有利于改善惰性阳极服役环境的低温电解质组成与工艺;同时,系统研究了Na3AlF6-K3AlF6-AlF3熔体的导电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iF添加剂对Na3AlF6-K3AlF6-AlF3熔体初晶温度、溶解A12O3能力(溶解度与溶解速度)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开发具有“低温、高A1203溶解度和高电导”新型电解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揭示了Na3AlF6-K3AlF6-AlF3低温电解质熔体组成及过热度对5Cu/(NiFe2O4-10NiO)金属陶瓷惰性阳极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确定最有利于降低阳极腐蚀速率的熔体组成为KR值(K3AlF6/(K3AlF6+Na3AlF6)质量百分比)为20%-40%、A1F3含量为23%-28%(初晶温度为830℃-850℃)。在此组成范围的电解质熔体中,过热度为20℃、阳极电流密度为0.95A/cm2(按阳极底部面积计算)条件下,5Cu/(NiFe2O4-10NiO)惰性阳极的腐蚀速率可降低到0.80cm/y,与传统Na3AlF6-AlF3电解质(CR=2.3,初晶温度为951℃,过热15℃)中的5.27cm/y相比,降低85%。(2)揭示了熔体温度、A1F3含量及KR值对Na3AlF6-K3AlF6-AlF3熔体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熔体电导率与熔体组成及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绘制了Na3AlF6-K3AlF6-AlF3熔体在20℃过热度时的等电导率图。熔体电导率与熔体组成及温度之间回归关系式为该回归公式拟合相关系数为0.99,标准偏差为0.027Ω-1·cm-1。从电导率的经验公式及等电导率图可以获取不同成分电解质的电导率值及不同电导率值的电解质组成范围,为获得“低温、高Al2O3浓度、高电导”的电解质提供了应用基础。
(3)揭示了LiF添加对Na3AlF6-K3AlF6-AlF3熔体初晶温度、溶解Al2O3能力及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设计了“低温、高Al2O3浓度、高电导率”电解质。LiF的添加降低了熔体初晶温度,降低了熔体的Al2O3溶解度,提高了熔体的电导率。800℃、850℃和900℃电解温度下,具有“低温、高Al2O3浓度、高电导”特征的低温铝电解质的组成分别是:KR值为30%-40%,AlF3含量为25.1%-27.6%,LiF含量为2%,过热度为20℃-40℃;KR值为10%-30%,AlF3含量为24.5%-27.7%,LiF含量为2%,过热度为40℃;KR值为10%-20%,AlF3含量为16.7%-21.3%,LiF含量为2%,过热度为20℃-40℃。
|
|
|
|
1 |
赵群,邱竹贤;小型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低温铝电解实验[J];轻金属;2002年11期 |
2 |
王淑霞,秦庆伟,赵恒勤,赖延清;铝电解惰性阳极研究现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1年06期 |
3 |
任冬梅,孟杰;电解铝用新型阳极材料研究的进展[J];有色金属工业;2001年12期 |
4 |
郭鉴镜;美铝惰性阳极试验受阻[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2年09期 |
5 |
吴贤熙,安利娜,毛小浩;铝电解惰性阳极研究[J];轻金属;2000年04期 |
6 |
张松斌,赵群;镍铝尖晶石基铝用惰性阳极导电性的初步研究[J];现代技术陶瓷;2003年02期 |
7 |
周科朝,张雷;铝电解用NiFe_2O_4型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
8 |
刘业翔,吴良蕙;锌电解节能惰性阳极的研究——惰性阳极上的析氧超电压[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4年04期 |
9 |
于亚鑫,杨宝刚,于先进,邱竹贤,关志新;铁锌和铁镍尖晶石材料的高温导电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S2期 |
10 |
张晓顺,邱竹贤;铝电解惰性阳极材料研究现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5年01期 |
11 |
石忠宁,邱竹贤,徐君莉,高炳亮,王兆文;新型铝电解金属基复合材料惰性阳极研制与应用[J];轻金属;2003年11期 |
12 |
焦万丽,张磊,姚广春,刘宜汉;铝电解惰性阳极基体材料的研究[J];轻金属;2004年08期 |
13 |
焦万丽,张磊,姚广春;MnO_2添加剂对镍铁尖晶石基惰性阳极耐腐蚀性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14 |
邱竹贤,徐君莉,石忠宁;新型炼铝电极材料[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S1期 |
15 |
赖延清,陈湘涛,秦庆伟,李劼,刘业翔;NiFe_2O_4基金属陶瓷耐腐蚀因素分析及腐蚀率预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16 |
吴贤熙,毛小浩;铝电解镍基惰性阳极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
17 |
Partrick E.Hart;肖海明;;惰性阳极与惰性阴极的研究现状[J];轻金属;1988年06期 |
18 |
于先进,邱竹贤,于亚鑫;铁锌、铁镍尖晶石材料的高温导电性[J];中国陶瓷;1998年01期 |
19 |
王兆文,罗涛,高炳亮,胡宪伟,于旭光,邱竹贤;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研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1期 |
20 |
秦庆伟,赖延清,张刚,田忠良,周新林,李劼,刘业翔,贺跃辉;铝电解惰性阳极用Ni-Zn铁氧体的固态合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