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词汇上看汉英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对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实证研究

张倩  
【摘要】: 至少一个世纪以来,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占据重要位置。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对目的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指的是母语与目的语的不同之处对于目的语学习的干扰。翻译作为涉及双语信息转换的过程,尤其会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译者会不同程度地使用母语的表达习惯,译文中往往带有明显的母语痕迹。本文主要从词汇层面探讨了高职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汉英翻译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本文应用对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英汉语在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搭配意义)层面上的异同。对比分析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Fries和Lado为代表。该理论认为,二语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来自母语的干扰,即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会阻碍二语学习,并主张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系统的对比,来预测二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作者根据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意义层面的对比,预测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词汇层面的母语负迁移:一是学生在词汇搭配意义上出现的负迁移率可能最高;二是学生在词汇概念意义上出现的负迁移率可能最低。 以上述理论及假设为指导,作者进行了一项实证性调查,选取了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三年级英语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受试。根据上述所提到的英汉语词汇层面的异同,笔者设计了一套翻译测试试题用以测试学生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母语负迁移情况,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词汇搭配意义上出现的负迁移率最高,内涵意义上的负迁移率位居第二,概念意义的负迁移率位居第三。证实了作者的两种预测。 根据测试结果,作者对高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在高职英语专业翻译的初级教学阶段,应当加强学生对于母语与第二外语之间的对比学习,尤其是词汇层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词汇层面的翻译对等不只是字对字的机械的对等,而是词汇概念,内涵以及搭配的结合对等。由此减少汉英翻译过程中词汇负迁移的发生。 本次调查是对汉英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一次尝试性研究,同时提出了一写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测试设计和分析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文华;覃江华;;汉英翻译中的错误与母语负迁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徐红芳;王菊芳;;母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译写能力的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孙雅晶;;英语专业大二学生汉英翻译错误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1年03期
4 乔平;;英语教学中应注意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中多余词汇现象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冯秀红;;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修辞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年39期
6 栾莺;;关于高职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4期
7 李丽;;高职英语专业阅读策略培训探讨[J];教育探索;2008年03期
8 王芳娣;;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与成绩的相关分析[J];考试周刊;2009年01期
9 栾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与特色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戴莉;;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7期
11 李芳;;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2 岑秋燕;;高职英语专业语音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8年35期
13 曹淑萍;;高职英语专业听说学习者语言焦虑问题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4 王卓;;试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5 邓蕾;;高职英语专业新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3期
16 安晓杰;;英语主语误用与中式英语[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7 庞晓宁;;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J];成才之路;2008年19期
18 孙颖;;浅探高职英语听力教学[J];考试周刊;2008年53期
19 朱凤梅;;浅谈衔接理论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应用[J];硅谷;2010年01期
20 王占九;;高职英语专业“主导+主体+三个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秋锋;黄书剑;戴新宇;陈家骏;;一种基于句法的用于汉英翻译的预调序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雒自清;张艳红;;汉英翻译中主辅变换的类型[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二宝;吕学强;朱靖波;姚天顺;;一种汉英翻译模板提取方法[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伍梅红;;浅谈英汉、汉英翻译中的增添法[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5 姚峰;;汉英翻译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的测试形式及应试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贾卉;;新闻标题动词英汉对比和汉英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林闽敏;;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汉英翻译原则[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小珍;;浅析应用文汉英翻译的难点及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沈冬烨;时书菊;王佳;张劲松;;中日语音节奏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10 王蕾;;“把”字句的英语表达形式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杨清平;家园的寻觅[D];河南大学;2012年
6 王蕾;“把”字句及其英语表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黄淑美;动宾结构汉英机器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欣;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王晓华;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蓓蓓;高职英语专业汉英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罗红霞;汉英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晓舟;目的论视野下政治文本的汉英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4 吴明恺;从《三国演义》称谓考察汉英翻译的难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先锋;功能翻译视角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失误和策略[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张丽颖;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汉英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明燕;从纯理功能看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英翻译[D];宁波大学;2010年
8 樊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汉英翻译[D];外交学院;2003年
9 周茜;顺应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10 张竹怡;礼貌现象及汉英翻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都市浦头中学 吉小丽;英语教学中防范母语负迁移的对策[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郭木玉;汉英词典家族新成员[N];云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艾文;译星2002:“译”出精彩[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沙青;一部创新求实的工具书[N];云南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杨质高 宋金艳 罗南疆;2009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揭晓[N];云南日报;2009年
6 郭莹;换一双眼睛看自己[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 黄利军;拓展发挥空间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王旭;首款万元Tablet PC[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刘群 ;机器翻译距离实用还远吗?[N];计算机世界;2006年
10 魏令查;潜心修典育奇葩[N];中国信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