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工业的能耗分析及节能研究
【摘要】:
炯分析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热经济学”的重要基础,本论文基于能耗e-p分析法和(?)平衡法对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及节能潜力开展研究。论文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氧化铝生产过程(?)分析灰箱模型,运用能耗分析及(?)分析方法对氧化铝生产全流程的能耗及能损失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法和e-p分析结果说明了(?)分析法的优势;应用拟合函数法对提高矿石品位、余热利用等节能措施的潜力做了初步预测与计算。为确定氧化铝生产流程中主要的耗能环节以及节能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氧化铝生产企业制定相关节能降耗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e-p分析法中,决定产品能耗的主要因素是工序能耗和工序折合比,产品的节能亦分为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两部分。有些工序虽然工序能耗降低,实现了直接节能,若折合比增大,其综合能耗仍然可能增加。对中国铝业某分公司氧化铝厂2007年—2008年上半年能耗e-p分析结果显示,与2007年上半年相比,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工艺能耗主要增加在蒸发工序、熟料烧成工序、管道化溶出工序以及高压溶出工序,四工序的能耗增加之和分别占同比工艺能耗净增加量的88.87%和99.58%。其中,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增加量相当。能耗增加的根本原因是入磨矿石铝硅比的降低。
(?)分析结果显示,熟料烧成工序供给(?)占工艺供给(?)的43%以上,比其在e-p分析中吨氧化铝工序能耗占工艺能耗27%—29%高出很多;蒸发工序供给(?)占工艺供给(?)11%—12%,比其在e-p分析中吨氧化铝工序能耗占工艺能耗26%—30%降低不少。虽然熟料烧成工序炯耗高,但(?)效率很低,仅有7%左右,炯损失很大,且主要是绝热燃烧、传热等不可避免(?)损失。不可避免能损失和内部能损失在能“量”平衡中不能得到体现。可见,炯分析在确定主要耗能工序上的结论,与能“量”平衡分析结果有较大不同,并且(?)分析可科学地评价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
最后,本文对混联法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能耗与矿石铝硅比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根据生产数据采用拟合函数法对矿石铝硅比提高后的能耗水平做了预测。结果显示,在矿石铝硅比提高至10.0时,2008年上半年的工艺能耗可降低31.58%,工艺(?)耗可降低20.80%。提高矿石铝硅比的节能潜力巨大。
|
|
|
|
1 |
张伦和;;我国氧化铝工业能耗及节能措施(下)[J];轻金属;2010年01期 |
2 |
齐东华;;处理烧结法硅渣的工艺研究[J];轻金属;2010年08期 |
3 |
季诚诺,陆维和;论烧结法生产的熟料折合比及其降低途径[J];轻金属;1999年01期 |
4 |
刘丽孺,陆钟武,于庆波,闫书明,姜玉敬,吕子剑;氧化铝生产综合能耗的e~-_p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6期 |
5 |
侯创明,韩泾奎,赵仕君;混联法生产氧化铝降低碱耗的途径[J];世界有色金属;2002年09期 |
6 |
张西民;推行节能技术进步 降低氧化铝能耗[J];有色冶金节能;2002年06期 |
7 |
杨越,段随革;浅谈我厂碱耗影响因素及降低途径[J];有色冶金节能;2003年06期 |
8 |
陈宝民;降低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工艺能耗新技术[J];有色金属工业;2005年01期 |
9 |
赵光利;依靠技术进步 实现节能降耗[J];有色冶金节能;2000年02期 |
10 |
勒古功;降低烧结法氧化铝工艺能耗的节能措施[J];有色冶金节能;2004年06期 |
11 |
钱伯章;;废水回用的低费工艺[J];化工环保;2010年01期 |
12 |
刘丽孺,于庆波,陆钟武,姜玉敬;混联法生产氧化铝流程的物流对能耗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
13 |
刘丽孺,于庆波,陆钟武,姜玉敬;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流程中物流对能耗的影响[J];有色金属;2003年02期 |
14 |
薛祎姝,刘伯跃,肖钊铝;依靠科技进步 降低氧化铝能耗[J];有色冶金节能;2004年05期 |
15 |
靳古功;降低烧结法氧化铝工艺能耗的途径[J];轻金属;2004年11期 |
16 |
刘丽孺;陆钟武;;调整生产工艺结构对混联法生产氧化铝流程能耗的影响[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9年03期 |
17 |
惠少南;降低镍精炼工序与工艺能耗的措施及方向[J];有色冶金节能;1994年01期 |
18 |
郭恩喜;张强;季建稳;;拜尔法生产氧化铝工艺节能降耗的探讨[J];有色冶金节能;2009年01期 |
19 |
田应甫;;铝电解槽阳极极距构成模型及工艺能耗[J];江西有色金属;2010年Z1期 |
20 |
田应甫;;铝电解槽阳极极距构成模型及工艺能耗[J];轻金属;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