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声微泡介导cy5荧光标记的ODN对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黄云峰  
【摘要】: 背景:目前肾间质纤维化被认为是导致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疾病不可逆进展到终末期的共同病理途径,如何减缓甚至阻止肾间质纤维化,便成为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焦点。现普遍认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此病理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将为研究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而如何将干预CTGF的靶基因安全、有效的转入体内进行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超声介导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基因递送技术,其中最为成功的载体是具有声学响应作用的含气微泡,即超声微泡。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介导带cy5荧光标记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cy5-ODN转染大鼠肾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超声微泡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cy5-ODN)对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1)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单纯肾动脉注射NS组),超声+cy5-ODN组(经肾动脉注射)、微泡造影剂+cy5-ODN组(经肾动脉注射)及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cy5-ODN组(经肾动脉注射),每组5只,转染完成后于第3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检测荧光表达,过碘酸-希夫氏碱染色(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以评价该方法的副作用。 (2)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UO模型3d组,UUO模型3d+超声微泡转染cy5-ODN组,UUO模型7d组及UUO模型7d+超声微泡转染cy5-ODN组,每组5只,UUO模型建立与肾脏转染同时完成,转染完成后分别于第3、7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检测荧光表达,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CTGF的表达,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的变化。 结果: (1)各组实验结束后3天处死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单纯生理盐水组、微泡+cy5ODN组、超声+cy5ODN组比较,超声+微泡造影剂组能显著增强cy5ODN在肾组织的转染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微泡+cy5ODN组转染3天后处死,取冰冻切片组织进行核染,转染的cy5荧光的位置多位于肾小管及肾间质周围(约占80%)肾小球仅见很少部分荧光的表达;观察转染后7天cy5荧光强度较转染3天明显减弱,随转染后时间的延长,体内表达量逐渐减少;单纯生理盐水组、微泡造影剂+cy50DN组、超声+cy50DN组,超声+微泡造影剂+cy50DN组的血肌酐及乳酸脱氢酶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均未见明显的肾小球损伤,仅超声微泡组可见少许散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 (2)Sham组在肾小管基底膜几乎没有CTGF及CollagenⅣ的表达;UUO模型3D及UUO模型7D组可见明显阳性的CTGF及CollagenⅣ在肾小管及肾间质中表达,同时伴有肾小管的塌陷及萎缩,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应的UUO模型+ODN干预组其肾小管及肾间质CTGF及CollagenⅣ阳性表达量较对应的UUO模型组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UUO模型+ODN干预7D组与UUO模型+ODN干预3D组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联合脂质体微泡能显著增强基因在肾组织的转染效率,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转染方法;通过超声微泡这一安全、有效的转染方法介导CTGF的反义寡核苷酸:cy5-ODN毙有效缓解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海;胡世莲;苏克亮;康冬梅;;慢性肾间质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年03期
2 罗俊辉;李瑛;;炎症细胞与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8期
3 刘晓惠;张和平;冯江超;廖华伟;樊雷;涂丽荣;张捷;;PINCH-1蛋白与肾间质纤维化关系的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4 潘楚瑛;符克英;林书典;陈道军;詹锋;;IgA肾病患者的血液及尿液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5 陈蓉;黄珀;张春梅;邹平;万英;李著华;;参麦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研究[J];四川动物;2011年04期
6 张宏;王丙增;张旭亚;;福辛普利对肾间质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11期
7 鲁科达;张冰冰;谢志军;马红珍;何灵芝;李学铭;;消瘀泄浊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7期
8 丁红;尹丽;王宗谦;李艳浓;闵睿;;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5期
9 王彦凯;潘利敏;王凤丽;李林林;袁国栋;王月华;;化瘀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整合素连接激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徐震宇;顾向晨;陈敏;王怡;;二丁二仙汤改善去势后慢性肾盂肾炎雌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内分泌学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5期
11 张翠;张兰;刘颖;王晓泊;王萌;代百东;;芪丑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EMT抵抗作用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程红新;杨晓萍;蒋雅红;林智峰;贺德刚;张国锐;赵瑾;陶林;;E-钙粘蛋白和MMP-9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13 张祖隆;熊世红;;AcSDKP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及对TGF-β 1、Smad7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19期
14 孙禄;李冬梅;孙玲娣;;BMP-7与PDGF-B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7期
15 鲁科达;谢志军;马红珍;何灵芝;李学铭;;消瘀泄浊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TGF-β_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8期
16 刘艳红;韩子明;;双环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9期
17 张辉;李佳;刘章锁;;曲尼司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6期
18 张倩倩;孙建平;高延霞;董晖;周丽敏;刘洪彦;肖玉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4期
19 黄玉宇;徐安平;周姗姗;傅君舟;杜洪;;不同剂量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MCP_1和TGF-β_1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0 刘晓倩;赵宗江;闫军堂;刘文军;杨美娟;宗妍;;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TGF-β_1-smad-IL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青溢;方敬爱;孙艳艳;张晓东;刘文媛;常沁涛;王蕊花;王月香;李慧;刘婷;范彦君;李秀秀;;血小板反应蛋白-1与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赵延娜;朱春玲;;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何立群;董飞侠;张新志;吴锋;;从血脂及基因角度动态观察抗纤灵改善UUO大鼠肾纤维化的机理[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郭兆安;李敏;赵鑫;吴增利;房婧;李靖;于燕燕;马东明;;祛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胡新民;卢玲;;肿瘤坏死因子与肾间质纤维化关系研究概况[A];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专辑[C];2005年
6 宋恩峰;丁庆余;;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徐再春;王伟;王兴华;刘连升;陈钦;胡岗;;输尿管逆向注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MP-7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俊;周明剑;;补肾活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HGF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素娟;杜贵友;赵雍;崔海峰;王秀荣;李丽;肖永庆;;广防己提取物致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研究[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月华;;化瘀泻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TLR4、NF-κB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尾加压素Ⅱ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秦;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中药体外筛选及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熊俊;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上皮—间充质转型及Snail1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栾仲秋;地龙组分对UUO大鼠p38MAPK、NF-κB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周珂;超微黑地黄汤治疗CKD3期患者临床观察及对UUO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邓冰清;FAK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红波;热休克蛋白47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熊明霞;microRNA在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9 杜治锋;救肾合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陈琼;去甲斑蝥素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峰;超声微泡介导cy5荧光标记的ODN对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2 卞保平;贝那普利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3 王睿;氟非尼酮抗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疗效观察[D];中南大学;2010年
4 丁巍;迷迭香酸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翠薇;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相关炎症因子抗体芯片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卢守燕;TGF-β1/TAK1信号转导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福辛普利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宋剑;EPO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融雪;雷帕霉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SP-1、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澍琴;IgA肾病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申贝贝;肾衰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VEGF、TSP-1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法雷;快速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可用激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关木通相关肾小管间质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高新军;青年中医要坚定信心[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中日友好医院 李平;如何防治马兜铃酸肾病[N];健康报;2001年
5 郑法雷;快速进展性肾功能衰竭不同于急性肾衰[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冯丽 梓桦;中草药肾毒性问题不容回避[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赵万标;继承名医经验 提高辨治水平[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张新萍;IGA肾病的防治[N];大众卫生报;2003年
9 万同己;黄芪注射液治疗慢肾衰探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阿胜 编译;防微杜渐,截断“糖尿病→肾衰”之路[N];医药经济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