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微泡介导cy5荧光标记的ODN对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摘要】:
背景:目前肾间质纤维化被认为是导致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疾病不可逆进展到终末期的共同病理途径,如何减缓甚至阻止肾间质纤维化,便成为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焦点。现普遍认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此病理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将为研究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而如何将干预CTGF的靶基因安全、有效的转入体内进行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超声介导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基因递送技术,其中最为成功的载体是具有声学响应作用的含气微泡,即超声微泡。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介导带cy5荧光标记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cy5-ODN转染大鼠肾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超声微泡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cy5-ODN)对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1)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单纯肾动脉注射NS组),超声+cy5-ODN组(经肾动脉注射)、微泡造影剂+cy5-ODN组(经肾动脉注射)及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cy5-ODN组(经肾动脉注射),每组5只,转染完成后于第3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检测荧光表达,过碘酸-希夫氏碱染色(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以评价该方法的副作用。
(2)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UO模型3d组,UUO模型3d+超声微泡转染cy5-ODN组,UUO模型7d组及UUO模型7d+超声微泡转染cy5-ODN组,每组5只,UUO模型建立与肾脏转染同时完成,转染完成后分别于第3、7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检测荧光表达,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CTGF的表达,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的变化。
结果:
(1)各组实验结束后3天处死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单纯生理盐水组、微泡+cy5ODN组、超声+cy5ODN组比较,超声+微泡造影剂组能显著增强cy5ODN在肾组织的转染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微泡+cy5ODN组转染3天后处死,取冰冻切片组织进行核染,转染的cy5荧光的位置多位于肾小管及肾间质周围(约占80%)肾小球仅见很少部分荧光的表达;观察转染后7天cy5荧光强度较转染3天明显减弱,随转染后时间的延长,体内表达量逐渐减少;单纯生理盐水组、微泡造影剂+cy50DN组、超声+cy50DN组,超声+微泡造影剂+cy50DN组的血肌酐及乳酸脱氢酶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均未见明显的肾小球损伤,仅超声微泡组可见少许散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
(2)Sham组在肾小管基底膜几乎没有CTGF及CollagenⅣ的表达;UUO模型3D及UUO模型7D组可见明显阳性的CTGF及CollagenⅣ在肾小管及肾间质中表达,同时伴有肾小管的塌陷及萎缩,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应的UUO模型+ODN干预组其肾小管及肾间质CTGF及CollagenⅣ阳性表达量较对应的UUO模型组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UUO模型+ODN干预7D组与UUO模型+ODN干预3D组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联合脂质体微泡能显著增强基因在肾组织的转染效率,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转染方法;通过超声微泡这一安全、有效的转染方法介导CTGF的反义寡核苷酸:cy5-ODN毙有效缓解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