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脑外伤合并骨折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龙雄武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脑外伤合并骨折时BDNF和受体TrkB的表达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56只(250-300g),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骨折组(fracture,F)28只和脑外伤合并骨折组(trumatic brain injury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BF)28只。分别建立脑外伤合并胫骨骨折模型及单纯胫骨骨折模型。在术后第1、2、3、4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右胫骨骨折处上下0.5cm骨组织、骨膜及骨痂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第3、4周处死动物前先行X线检查。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两组组织中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以及表达程度的差异。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1.X线检查结果:第3周BF组骨痂较F组多,骨折线较F组模糊,第4周BF组骨折线基本消失,骨折处塑形明显较F组好。2.BDNF的表达:①单纯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BDNF表达成阳性,并随着观察时间点的推移略升高。②脑外伤并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BDNF表达如下,于术后第一周达到高峰,第2周表达略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随着时间点的推移,其表达量在第3、4周明显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无明显差异。3.TrkB的表达:①单纯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TrkB表达为阳性,随着时间点的推移逐渐升高。②脑外伤并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TrkB表达如下:于第1周达高峰,第2周表达略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第3、4周明显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组较单纯骨折组的胫骨骨折愈合速度增快,可能与骨折部位骨痂中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上调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壮志,曹任江,于戈,潘杰;重症脑外伤预后因素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2 石坚,李华,刘利辉,刘敏,刘宁富;脑外伤后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处理[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3 钟东,唐文渊;脑外伤电生理评估问题[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4 吴文,黄国志;脑外伤后的疼痛问题[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5 赵永光;脑外伤康复的社会环境:日本见闻[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6 侯秋凤 ,谭占国;护理程序在重症脑外伤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12期
7 张之营,赵继宗,周修玉;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四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8 聂郁林,曹乐胜,蒋争鸣,邹世才,姚力芝;11例脑外伤后脑疝合并脑梗死的诊治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曹力 ,李黎;对1例老年痴呆患者脑外伤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9期
10 张新平 ,米志宽;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11 杨刚,唐文渊,晏怡;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报道[J];重庆医学;2003年07期
12 苏保寿;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21例[J];医学临床研究;2003年08期
13 张萍;48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3年06期
14 王文涛,张雨秀;脑外伤致异地口音综合征一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年04期
15 陈亚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功康复1例爱尔兰脑外伤偏瘫患者[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16 陈改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58例[J];山西中医;2005年03期
17 白映红,魏书田,刘高谦;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04期
18 刘向东,刘永博,董宁,刘学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5年05期
19 姚国仙;冯丽琴;陈洁梅;;自体量子血对急性原发性脑外伤恢复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4期
20 胡朝强;常进勇;腾云;;脑外伤及术后CT复查时机和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春雷;;经颅刺激技术在脑外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中)[C];2011年
2 黄时萍;;156例脑外伤心电图分析[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王晓艳;;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研究现状及病例分享[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中)[C];2011年
4 李敏;;脑外伤及术后病人的心理干预[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贾子善;;脑外伤康复[A];2012中国康复医学会实用康复论坛暨运动康复新理念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2年
6 孙芳印;王汉勋;张明显;;脑外伤软化灶高压氧治疗实验研究[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孙乃中;程晋成;;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循环动力学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许光旭;;脑外伤后疼痛的解剖与病理生理[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9 NATHAN D.ZASLER;;脑外伤后运动能力的改善[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10 李芳;郭新瑛;;高渗溶液治疗脑外伤合并休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池京洋;静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脑外伤[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2 包海军;膜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188抗脑外伤后神经细胞死亡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张明阳;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脑外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代荣晓;神经营养因子3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磊;花生四烯酸5-脂氧酶调节脑外伤和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咏波;大鼠脑外伤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及VEGF表达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涛;神经保护肽[Gly14]-Humanin对脑外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陶陆阳;不同程度脑外伤后Bcl-2、Bax、Caspase-1、Caspase-3,NF-κB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及其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雄武;脑外伤合并骨折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2 谢波;计算机辅助脑外伤认知测定和训练系统的研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福达;脑外伤对小鼠大脑皮层5-HT_6R表达的影响[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张延波;大鼠脑外伤后自噬/溶酶体途径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李国喜;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分化及移植治疗脑外伤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罗承良;Cathepsin B对脑外伤引起的自噬及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7 彭方亮;Neuritin在大鼠脑外伤合并骨折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詹天翔;脑外伤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9 汪雷;大鼠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后leptin对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10 王敏;大鼠脑外伤后BDNF的表达及死后稳定性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震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脑外伤后能不能康复[N];沈阳日报;2010年
2 王恒志;治脑外伤后综合征[N];民族医药报;2004年
3 记者 张小军;美专家发现脑外伤老年易抑郁[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郑灵巧白莹;如何应对脑外伤[N];健康报;2007年
5 脑外科硕士 江志群;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咨询[N];家庭医生报;2004年
6 岑成烈;孕酮能降低脑外伤死亡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顾建文;脑外伤补脑益智食疗法[N];保健时报;2008年
8 记者 田学科;以开发出脑外伤新疗法[N];科技日报;2007年
9 樊永平;脑外伤后高热治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武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张蕴增;走出脑外伤救治误区[N];健康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