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合并骨折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脑外伤合并骨折时BDNF和受体TrkB的表达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56只(250-300g),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骨折组(fracture,F)28只和脑外伤合并骨折组(trumatic brain injury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BF)28只。分别建立脑外伤合并胫骨骨折模型及单纯胫骨骨折模型。在术后第1、2、3、4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右胫骨骨折处上下0.5cm骨组织、骨膜及骨痂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第3、4周处死动物前先行X线检查。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两组组织中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以及表达程度的差异。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1.X线检查结果:第3周BF组骨痂较F组多,骨折线较F组模糊,第4周BF组骨折线基本消失,骨折处塑形明显较F组好。2.BDNF的表达:①单纯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BDNF表达成阳性,并随着观察时间点的推移略升高。②脑外伤并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BDNF表达如下,于术后第一周达到高峰,第2周表达略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随着时间点的推移,其表达量在第3、4周明显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无明显差异。3.TrkB的表达:①单纯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TrkB表达为阳性,随着时间点的推移逐渐升高。②脑外伤并骨折组:骨痂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TrkB表达如下:于第1周达高峰,第2周表达略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第3、4周明显下降,与单纯骨折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组较单纯骨折组的胫骨骨折愈合速度增快,可能与骨折部位骨痂中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上调有关。
|
|
|
|
1 |
李壮志,曹任江,于戈,潘杰;重症脑外伤预后因素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
2 |
石坚,李华,刘利辉,刘敏,刘宁富;脑外伤后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处理[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
3 |
钟东,唐文渊;脑外伤电生理评估问题[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
4 |
吴文,黄国志;脑外伤后的疼痛问题[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
5 |
赵永光;脑外伤康复的社会环境:日本见闻[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
6 |
侯秋凤
,谭占国;护理程序在重症脑外伤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12期 |
7 |
张之营,赵继宗,周修玉;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四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
8 |
聂郁林,曹乐胜,蒋争鸣,邹世才,姚力芝;11例脑外伤后脑疝合并脑梗死的诊治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9 |
曹力
,李黎;对1例老年痴呆患者脑外伤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9期 |
10 |
张新平
,米志宽;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
11 |
杨刚,唐文渊,晏怡;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报道[J];重庆医学;2003年07期 |
12 |
苏保寿;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21例[J];医学临床研究;2003年08期 |
13 |
张萍;48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3年06期 |
14 |
王文涛,张雨秀;脑外伤致异地口音综合征一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年04期 |
15 |
陈亚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功康复1例爱尔兰脑外伤偏瘫患者[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
16 |
陈改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58例[J];山西中医;2005年03期 |
17 |
白映红,魏书田,刘高谦;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04期 |
18 |
刘向东,刘永博,董宁,刘学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5年05期 |
19 |
姚国仙;冯丽琴;陈洁梅;;自体量子血对急性原发性脑外伤恢复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4期 |
20 |
胡朝强;常进勇;腾云;;脑外伤及术后CT复查时机和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