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聚吡咯和镍/硫化锌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
核壳纳米材料的制备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为可通过调整成分或者颗粒大小来改变其物化性能。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核壳结构材料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成果:
(1)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ZnFe2O4/PPy纳米材料且其壳层厚度可通过添加不同的吡咯量加以控制。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为17.8 emu/g和130 Oe。复合材料电磁表征表明,由于其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常数良好的匹配,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
(2)在Fe304表面氧化吡咯单体成功的制备了Fe3O4/PPy纳米材料。研究表明核颗粒大小约为100 nm,壳层厚度约为70 nm。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为20.1 emu/g和368.3 Oe。当样品厚度为2.3 mm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微波反射损失-22.4dB,其反射损失小于-10 dB的波段有5 GHz。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可能是由于其特殊的核壳微观结构。
(3)Ni/ZnS纳米材料是通过两步法合成的,首先是Ni纳米颗粒制备以及ZnS沉积在Ni颗粒表面。Ni颗粒的直径大约为80-130 nm,ZnS的大小约为30-50 nm。和纯的Ni颗粒相比,复合材料的磁性能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非磁性材料的包覆。由于包覆前后颗粒大小和形貌的改变使得Ni/ZnS纳米材料的最大激发峰出现红移。
|
|
|
|
1 |
陈惠玲;;纳米AL-20-3/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科技资讯;2009年21期 |
2 |
杜金花;李国祥;武红茹;边玮玮;;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1期 |
3 |
赵光贤;;橡胶工业中的纳米技术(一)[J];世界橡胶工业;2008年06期 |
4 |
段涛;杨玉山;彭同江;唐永建;;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03期 |
5 |
李小兵,刘竞超;纳米粒子与纳米材料[J];塑料;1999年01期 |
6 |
潘红霞;陈大俊;;水性聚氨酯/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J];上海涂料;2011年07期 |
7 |
聂玉梅;;聚丙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6年07期 |
8 |
陈月辉,赵光贤;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及应用[J];橡胶工业;2004年03期 |
9 |
郝和群;张舰;聂丽;张强;储玉芬;;CdS/PAA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9年02期 |
10 |
任学佑;纳米材料[J];中国金属通报;2001年12期 |
11 |
花国然,罗新华,刘红俐,李志扬;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技术[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2 |
张强,张立武,余大兵,杨延涛;纳米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其进展[J];纤维复合材料;2003年04期 |
13 |
马瑞廷;周莉;赵海涛;张罡;;聚苯胺/Co_(0.5)Zn_(0.5)Fe_2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性能[J];高分子学报;2010年09期 |
14 |
曹标,陈明;纳米材料及其检测技术[J];检验检疫科学;2004年01期 |
15 |
涂铭旌,宋大余,刘颖;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提升传统产业[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6 |
陈晓亮;易学华;邓春花;;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战略地位[J];现代物理知识;2005年06期 |
17 |
高丽丽;刘力;;纳米材料的研究[J];化工科技;2006年01期 |
18 |
王文中,李良荣,刘兴龙;纳米材料的性能、制备和开发应用[J];材料导报;1994年06期 |
19 |
华道本;纳米技术和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9年06期 |
20 |
徐必智;;纳米材料组成及其应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