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无线电的QPSK信号调制解调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软件无线电是20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它突破了传统的无线电台以硬件为核心的设计模式。其中心思想是构建一个开放的、标准的、模块化的通信硬件平台,用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各种通信功能。在无线通信中,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通信系统的好坏。数字相移键控(PSK)由于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误码性能好、技术灵活、特别适应于高数据传输与快速衰落信道等突出优势,已经成为了当前各种移动通信的主要调制方式。
本文在对数字相移键控中的π/4-DQPSK的调制与解调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π/4-DQPSK的差分调制解调的数字通信模型。之后在Xilinx公司ISE软件平台上通过对整个系统模型中的模块进行编程设计,并结合ModelSim对整个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本课题中,在调制发送端完成了基带信号的差分编码、CORDIC算法实现的DDS、π/4-DQPSK调制,并对CORDIC算法进行改进,减少了传统CORDIC算法在流水线处理结构的级数,缩短了系统计算所用时间;在解调接收端完成FIR滤波器、LP环路滤波器、COSTAS环载波恢复等功能模块的设计。同时对软件无线电结构中的模拟前端中的模拟带通滤波器做了一定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四阶的中心频率可调开关电容带通滤波器。
所有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系统功能模块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编写,利用Xinlinx公司System Generator系统建模工具,在Simulink下联合仿真,从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最后是对论文工作的一些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
|
|
1 |
刘星成,罗恒宏,张光昭;软件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及平台构建初探[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0年01期 |
2 |
李玉斌;软件无线电概述[J];无线电工程;2000年04期 |
3 |
徐永胜;国外军用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现状[J];电讯技术;2001年03期 |
4 |
叶中付,吴涛,徐旭;扩频通信系统的软件无线电实现结构及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1年01期 |
5 |
刘伟;浅谈软件无线电原理及其关键技术[J];电信快报;2001年04期 |
6 |
麦凯;软件无线电设计之路[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20期 |
7 |
蔡跃明;软件无线电[J];电子世界;2001年06期 |
8 |
刘延峰,王继良;软件无线电及其实现的技术条件[J];信息技术;2001年10期 |
9 |
廖建波;软件无线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
10 |
吴家洲,姚远,郭明金;软件无线电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年04期 |
11 |
林青,王莹;软件无线电电台的新结构[J];无线电工程;2001年S1期 |
12 |
袁红卫;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及关键技术问题[J];舰船电子工程;2001年01期 |
13 |
王宇飞,杨萍;软件无线电综述[J];计算机与网络;2001年10期 |
14 |
谢祖荣,王伟,马景兰,张永丽;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5 |
杜思深;软件无线电与虚拟无线电[J];空间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
16 |
褚晶辉,俞斯乐;软件无线电及其实现技术[J];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
17 |
张焕梅,陈西宏;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软件无线电[J];通信技术;2002年11期 |
18 |
高康强;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与未来展望[J];通讯世界;2002年01期 |
19 |
罗序梅;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J];移动通信;2002年04期 |
20 |
龚翔;无线技术新变革-软件无线电[J];广播电视信息;200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