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和GIS技术在西藏昌都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
地质灾害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迫切的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工作,具有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当前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本文以西藏昌都县为研究区,以遥感数据为基础,提取了地质灾害信息,并分析了区内地质灾害致灾因子。结合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的模型,进行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分析,探索出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采用了多平台、多传感器的遥感数据,经过图像处理和影像特征分析,建立了研究区崩塌、滑坡、泥石流遥感解译标志,并通过野外调查的修正和完善,提取了地质灾害点136处。
(2)本文选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坡度、人类活动、地质灾害规模、分布密度等九大因子进行了危险性区划评价分析,通过AHP数学模型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在GIS软件平台上,进行了研究区危险性区划,将其分为四个等级:高危险区(0.42%)、中危险区(3.43%)、低危险区(18.56%)、无危险区(77.59%)。
(3)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总结了一套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价分析的方法:数据收集→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灾害信息提取→地质灾害发育因素分析→区域危险性评价分析。
实践应用和研究分析表明,遥感、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模型用于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效果较好,评价结果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可为昌都县防灾减灾服务,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