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丁玲小说的女性主义创作之路

李文浩  
【摘要】: 丁玲作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和坚定的无产阶级斗士,以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多变的文风长久以来吸引着文学评论者。一方面她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又与政治意识相纠结,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为一名湘籍作家,湖湘文化对丁玲女性主义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虽九死其犹未悔”等湖湘精神都在她的创作及人生追求里有集中体现。 虽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作为第二代女性作家的丁玲仍然用她与生俱来的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极具女性话语特征的文笔为我们创作出了包括《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内的女性主义文学经典篇章。作为早期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丁玲的小说创作大大超出了同时期的其他女作家。无论是从对女性话语权的执着追求、对“男子汉”的不懈寻找还是对姐妹情谊的歌颂,每个方面都与女性主义诗学完美契合,其对于中国女性主义小说的评价和创作的指导意义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从一提笔就迈入成熟阶段的作家,丁玲本可以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但动荡的时局、特殊的遭遇以及革命意识的渗入使丁玲原本特色鲜明的女性主义话语逐渐被主流话语所淹没,早期创作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似乎消失殆尽。但通过对文本及主要女性形象的细读,可以发现对于女性主义的探求始终是丁玲小说创作不变的主题。 作为女性作家,丁玲坎坷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对于女性主义的最佳诠释。本文着力于对丁玲的创作经历和文本的分析,探究湖湘文化对丁玲女性主义萌芽的促进作用,研究丁玲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变化轨迹,还原中国现当代女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二十世纪的中国女性、中国文学和中国政治之间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海霞;;贺莲东:你为谁命名?——读蒋韵的《栎树的囚徒》[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陈晓兰;女性主义语言研究与文本分析[J];国外文学;1999年02期
3 万慧进;不同的声音——医患关系的女性主义视角[J];医学与哲学;2001年08期
4 金文野;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创作论[J];当代文坛;2003年02期
5 李希慧,廖梅;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介评[J];思想战线;2004年05期
6 陈琳;近十年加拿大翻译理论研究评介[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7 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叶舒宪;略论当代“女神文明”的复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传霞;情感与思想的音符从城堡中飞出——读路也散文集《我的城堡》[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马薇薇;;女性主义肥皂剧研究对性别概念的解构与重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1 孙营;;女性主义的典范——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4期
12 沙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可以吃的女人》中厌食问题(英文)[J];语文学刊;2006年S1期
13 吴方敏;;关于女性话语修辞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S1期
14 倪奇;;说话的权利——论后现代作品的表达方式[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5 季然;;浅谈《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年01期
16 何静;胡辛;;性别视角与被看的风景——1915—1949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7 宝斗;;再探《简·爱》中的女性主义内蕴[J];山东文学;2008年05期
18 胡生琴;;论翻译的性别意识——女性主义翻译[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9 巴微;;多重的身份 自由的视角——斯皮瓦克理论综述[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7期
20 徐威;;丽贝卡·夏普的女性主义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胡宇娜;陈忠暖;甘巧林;;西方女性地理学的发展与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辜美惜;郑雪;邱龙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江逐浪;;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看女性主义观念的体现[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5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黄春晓;张京祥;;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对城市建设的性别反思[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杨莉馨;;女性主义视阈中的格林童话模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9 徐午;许平;;浅谈参与式研讨方法和女性主义平等原则——以1998年社会性别、贫困与农村发展参与式研讨会为例[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柯秋梦;;父权制下的两性困境——《伊坦·弗洛美》的女性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倩昱;构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女性主义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建敏;天使与妖女[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丘慧慧;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丁伊莎;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D];湘潭大学;2003年
4 王宁;个人化写作的超性别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俞佩淋;崛起的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琼;女性与报纸[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云梅;网络时代的女性与女性主义[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姗珊;对林京子文学中的女性主义的考察[D];山东大学;2010年
9 韩静;赛珍珠:女性主义的先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孔云梅;阶级与性别[D];河南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银河;女性主义的三种方案[N];南方周末;2003年
2 李建军;禹建湘的《徘徊的边缘的女性主义叙事》[N];文艺报;2006年
3 吴武洲;女性主义的“中国化”学理总结[N];文艺报;2011年
4 肖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自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王驰;云霞出海曙 辉映半边天[N];中国妇女报;2008年
6 吴燕;那一记女性主义的“闷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男性点击女性主义[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任振怡;构建女性主义诗学大厦[N];文艺报;2005年
9 关福艳 鞍山市行政学院;女性主义的前世乡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晨芳;女性主义与流行文化[N];中国妇女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