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体外预应力砼桥关键部位静力分析及其配筋研究

戴亚军  
【摘要】: 转向块是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关键部位,构造形式多样,受力复杂,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和构造形式合理性研究以及配筋研究十分必要。锚固块则是体外预应力结构更为关键的部位,处于复杂的高应力状态,故对其进行受力和配筋研究以及各向正应力变化规律的探讨十分必要。 本文以湖南省澧潭高速公路第12标白马垄高架桥和重庆绕城公路南段新滩大桥(右半幅)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的SOLID45单元对T梁转向块和箱梁转向块多种构造形式的模型进行了弹性应力分析,得出转向块应力分布情况、极值和最不利位置,并对比多种构造形式的应力情况,得出更合理的转向块构造形式。而对T梁锚固块和箱梁锚固块进行受力分析时,用ANSYS的SOLID45单元分别对考虑和不考虑锚垫板、体外管、角钢的锚固块模型进行弹性应力分析,并用ANSYS的SOLID65单元的整体式模型对考虑钢筋、角钢、锚垫板和体外钢管及材料非线性的锚固块模型进行非线性应力分析,对比各种模型其应力情况,得出锚固块内应力分布情况和锚垫板、角钢、体外钢管及材料非线性对锚固块应力的影响。通过对锚固块体内多条路径的各向正应力的对比,得出锚固块体内各向正应力变化规律。对T梁和箱梁的转向块和锚固块进行拉压杆模型法配筋,提出相应的配筋建议,并归纳出结构受扰区拉压杆模型建立的一般性规律。用ANSYS的SOLID65单元,建立锚固块的分离式模型,得出锚固块内钢筋的应力情况和变化规律,以及钢筋应力与同位置处砼正应力(与钢筋同方向)的关系。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①通过对锚固块体内多条路径应力变化的总结,得出锚固块体内各向正应力的变化规律。②建立箱梁锚固块的横、竖向相互影响的空间拉压杆模型,并归纳出拉压杆模型建立的一般性规律。③通过对锚固块建立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得出锚固块内的钢筋应力变化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锐斌;;探讨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2 郑楷柱;;花瓶墩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3期
3 齐琳;;体外预应力在简支转连续结构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4 初明进;冯鹏;叶列平;;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5 金家明;;预应力施工工艺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11年04期
6 徐中文;安笑静;;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工程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12期
7 邹蕾;沈锐利;;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数值仿真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S1期
8 赖海宁;郑满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9 黄国兴;;斜独塔斜拉桥关键节点空间有限元受力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3期
10 侯玉成;;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11 Roman Kramer;;钢筋连接固定领域全新解决方案[J];施工技术;2011年18期
12 顾炜;熊学玉;黄鼎业;;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探讨[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3 范忠明;;江津公路大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14 胡小蓉;黄玉珍;;从经济角度看公路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法[J];农家科技;2011年04期
15 康大平;;桥梁无粘结预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娜;逯静洲;陈林;朱旭;;修正拉压杆模型在深梁设计中的应用[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2 张德锋;朱景岳;;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地下车库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顾炜;熊学玉;黄鼎业;;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探讨[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许树壮;;体外预应力技术在上海长江大桥中的应用[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景全;刘钊;刘其伟;;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应用与研究[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静;蔡健;;钢筋混凝土开圆孔梁的拉压杆模型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7 张元元;李继祥;杨双双;朱向阳;彭少民;;钢筋混凝土六桩承台试验研究[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王寿生;王恒栋;;体外预应力索自由长度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赵人达;钱永久;奉龙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经体外预应力加固后的极限强度试验研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建民;于少伦;吴健宏;;后张预应力凸齿块张拉端节点分析及配筋方法研究[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建立;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设计的拉压杆模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红芳;配置体外CFRP预应力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熊辉霞;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动力试验与理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楼铁炯;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有限元建模与性能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亚军;体外预应力砼桥关键部位静力分析及其配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阳令明;基于拉—压杆模式的体外预应力桥梁锚固块设计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冷辉平;体外预应力纤维片材锚固受力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4 郭朋鑫;桥梁桩承台拉压杆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万志蔚;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松雷;体外预应力技术在连续刚构桥加固中的优化设计及其施工监控[D];长安大学;2010年
7 丁韶峰;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刚构桥设计及转向块有限元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光俊;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王乐)元;体外预应力加固T型刚构桥锚下局部应力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刘思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仿真分析与施工监控[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韶军;桥梁体外预应力设计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吉爱平 嵇长青;城区崛起五大“市场板块”[N];扬州日报;2006年
3 高保玲 张钊 博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博河流域管理处;精河河道橡胶坝的施工程序[N];博尔塔拉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