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农药对稻田蜘蛛相对活力及其中肠细胞功能的影响
【摘要】:关于低剂量毒物的有益作用,其实国外早在19世纪就有研究和报道,细菌学家Hueppe (1896)就提出了有毒物质的小剂量有益效应学说,然后Smyth等又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这一学说。王智等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也首次发现了低剂量农药能增强蜘蛛控虫力和对害虫的相对活力,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假设。本工作就是进一步的探讨三大类农药对蜘蛛相对活力的影响,并对其中肠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具体工作如下:
低剂量农药对稻田蜘蛛相对活力的影响
低剂量的化学农药能增强蜘蛛的控虫力和对害虫的相对活力,并对其相对活力和控虫力增强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药:水=14:5000和药:水=12:5000这两种浓度的杀虫双分别是发挥拟水狼蛛和拟环纹豹蛛相对活力的最适浓度,得出药:水=2:5000的甲胺磷和药:水=1:20的烯丙菊酯是提高拟水狼蛛和拟环纹豹蛛相对活力的最适浓度,并定量地测定了在各最适低剂量农药浓度作用下蜘蛛控制害虫的生物量。
低剂量农药对拟环纹豹蛛中肠细胞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生化分析和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甲胺磷农药对拟环纹豹蛛中肠在体消化酶活性及中肠组织的影响。消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最适低剂量的农药能提高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显著差异;高剂量农药显著抑制蛋白酶活性,但对脂肪酶的抑制不显著。电镜观察发现,最适低剂量的农药能增强肠壁细胞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线粒体数量增加,柱状细胞微绒毛排列更加紧密,粗面内质网增加,而较高剂量农药处理组的蜘蛛中肠细胞的膜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细胞质空泡化,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削弱。因此从细胞学角度解释了低剂量农药增强蜘蛛控虫效能的机理。
|
|
|
|
1 |
隆旺夫;早稻收后稻田蜘蛛人工助迁保护方法[J];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09期 |
2 |
;山区稻田蜘蛛群体季节消长及其影响因素[J];江西农业科技;1977年02期 |
3 |
谢万福,刘文周;湘南地区稻田蜘蛛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J];昆虫知识;1992年06期 |
4 |
王智,李文健,颜亨梅,王洪全;早稻田蜘蛛和目标害虫空间分布的动态分析[J];激光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
5 |
武正旺,王权章;稻田蜘蛛的指数法调查[J];植物保护;1987年03期 |
6 |
颜亨梅,王洪全,杨海明,胡自强,朱泽瑞,贺一原;湖南稻田蜘蛛群落生态特点及控虫作用研究[J];蛛形学报;2002年01期 |
7 |
佘日松,毛祥青,余智龙;保护稻田蜘蛛 开展综合防治[J];江西农业科技;2004年01期 |
8 |
李剑泉,赵志模,侯建筠;稻田蜘蛛研究进展[J];蛛形学报;2001年02期 |
9 |
陈晓娟,何树林,程开禄,任光俊;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生物群落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10 |
覃佐一;王智;;农药对稻田蜘蛛优势种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11 |
郑雪生;稻田蜘蛛消长保护与利用[J];福建稻麦科技;1999年03期 |
12 |
王洪全,颜亨梅,杨海明;中国稻田蜘蛛群落结构研究初报[J];蛛形学报;1999年02期 |
13 |
;台州地区稻田蜘蛛普查小结[J];今日科技;1976年14期 |
14 |
叶正襄,罗友根;稻田蜘蛛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1980年01期 |
15 |
欧春阳;施秉县稻田蜘蛛的种类及其消长概况[J];贵州农业科学;1986年01期 |
16 |
张恒生,陆哲云;稻田蜘蛛消长规律的初步观察[J];江西农业科技;1987年12期 |
17 |
王智,颜亨梅,王洪全;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空间分布的动态研究[J];植物保护;2001年06期 |
18 |
;不同因子对稻田蜘蛛消长的影响[J];昆虫天敌;1980年02期 |
19 |
王智,王洁,伍艳,李志群,向梅;洞庭湖平原稻田蜘蛛越冬生态观察[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6期 |
20 |
王洪全,石光波;中国稻田蜘蛛优势种及其成因探讨[J];蛛形学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