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地区规模化猪场饲料中赭曲霉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摘要】:赭曲霉毒素是曲霉属和青霉属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其中毒性较大、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对农作物的污染较严重、分布较广的是赭曲霉素A(OTA)。主要污染小麦、大米、玉米等农产品和动物饲料。赭曲霉毒素是危害养殖业的常见霉菌毒素之一,其属烈性的肾脏毒和肝脏毒,动物长期饲喂含赭曲霉毒素的饲料,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同时OTA还具有致痛、致畸、致突变性。因此定期对饲料中赭曲霉菌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对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的赭曲霉菌含量进行检测,为饲料中的赭曲霉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及理论依据。同时对中毒病猪进行病理观察及脱霉剂的防控效果开展研究。
本文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郴州地区15个规模化养猪场共168份饲料样品中霉菌毒素进行了监测。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赭曲霉菌毒素含量的试验条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如下:
1、从采集的168份饲料样品检测共进行了442项次检测,完全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的样品仅15份,占样品总数的8.9%;只检测到1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数为27份,占样品总数17.3%,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为126份,占样品总数73.8%,而且样品中DON和ZON并存的数为98份,占样品总数58.3%。所有样品中赭曲霉菌毒素的检出数16份,占样品总数的12.4%。
2、赭曲霉菌毒素中毒的病猪表现为肝脏、’肾脏呈水泡变性。
3、控制赭曲霉菌毒素的毒性有效措施为添加一定比例的脱霉剂,能有效降低因污染赭曲霉菌毒素所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同时降低肾病综合症的发病率。
结论:赭曲霉菌毒素在郴州地区猪场饲料中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本试验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赭曲霉菌毒素的含量作出了的探索性研究,制定了检测的实验流程图,并对添加脱霉剂的防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为赭曲霉菌毒素的检测与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并积累了一定价值的实验基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