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丁草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水稻的生物修复作用

彭亚军  
【摘要】:丁草胺是一种高效内吸传导型苯乙酰胺类芽前除草剂,对以种子萌发的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由于丁草胺在我国长期大面积的使用,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植株药害问题相当严重,有关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有报道,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 本研究采集长期受丁草胺污染的污泥及污水,通过富集培养技术结合HPLC检测进行丁草胺降解菌的筛选,对丁草胺降解效果很好的菌株P10进行了鉴定,研究了P10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降解特性,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P10对丁草胺药害植株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如下: 1.筛选出了32株对丁草胺降解效果很好的菌株,并对降解率最高的菌株P10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了分析,将其鉴定为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 sp.)。 2.P10降解丁草胺的最优环境条件为:丁草胺初始浓度20mg·L-1、P10培养液接种量5%(体积分数)、pH值7、培养温度30℃,在最优环境条件下培养一周P10能降解培养液中89.7%的丁草胺。 3.当盆栽中丁草胺浓度为20mg·L-1,在室内28℃,16h光照、8h黑暗培养10d的条件下,加有P10菌液的处理组比含同样浓度丁草胺、未接菌的对照组的出苗率、株高以及株鲜、干重分别高56%、68%、64%和56%,P10对20mg·L-1丁草胺药害水稻的出苗率和株鲜重有极显著的修复效果,对株高和株干重有显著的修复效果。 总之,本研究筛选获得的丁草胺降解菌P10,具有显著的降解能力,所得结果对解除丁草胺药害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表现出了P10有很好的潜在实际应用价值,这也为将来室外丁草胺药害的修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显示了优秀的降解能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楚小强;庞国辉;方华;王秀国;高春明;虞云龙;;丁草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2 虞云龙,杨基峰,潘学冬,喻景权,杨肖娥,樊德方;作物种类对根际土壤中丁草胺降解的影响(英文)[J];农药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除草剂丁草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昆山举行[J];杂草科学;1985年02期
4 尹长清;姚志成;;丁草胺防除菜田杂草试验[J];杂草科学;1989年02期
5 阮伯平,潘淑英,徐勋,毛田宏,葛风仪,马玉昆;丁草胺防除稻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1990年03期
6 王青松,白建彬,陈一安,林党恩,林抗美;丁草胺防除蔬菜地杂草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91年01期
7 龚光明;丁草胺防除稻茬油菜田杂草效果好[J];湖南农业科学;1991年05期
8 李复宁;襄北农场稻田化学除草的进展[J];植物保护;1992年05期
9 齐永志,杨生林,池杰素,王力清,李增洋,刘德武,罗亚莉;丁阿合剂防除玉米田杂草[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4年05期
10 任春光,陈福强,张彦明,陈满城,马立凯;莠去津与丁草胺混用防治玉米田杂草试验[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年02期
11 张金艳;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乙基-1,3-噁唑烷对丁草胺解毒效果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2 柏明骏;屠乐平;;丁草胺和草达灭在水秧田除草试验[J];云南农业科技;1982年01期
13 赖灿祥,张雷,蔡绍武;丁草胺在麦田的应用试验与推广[J];农药;1985年01期
14 管充;吴彩全;管文玉;;丁草胺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示范小结[J];杂草科学;1987年01期
15 黎忠孝;;丁草胺防除短期叶菜地杂草[J];长江蔬菜;1989年02期
16 朱秀媚,卢兆璋;丁草胺应用于琯溪蜜柚苗圃的除草效应[J];福建果树;1996年03期
17 安玉云;稻无草与丁草胺混合液除治稻田杂草好[J];河北农业;1997年02期
18 朱晶;丁草胺和西草净复配制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法[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8年02期
19 黄炳球;胡美英;;不同剂型的丁草胺除草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1988年05期
20 沈昌;郁公芬;沈秀琴;;国产丁草胺乳油旱田播后芽前选择性试验[J];杂草科学;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家运;陈龙宾;李平;王文杰;;单宁降解菌的筛选[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铁鹰;;角蛋白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角蛋白降解机制的研究[A];2012第二届饲料蛋白源应用新技术研讨会暨蛋白源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蒙英;;3,5-二硝基苯甲酸降解菌与强成膜菌形成的双菌生物膜的建立和特性[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4 季金殿;岳寿松;黄亦钧;游银伟;尤生波;牛钟相;;一株羽毛角蛋白降解菌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妍;胡延春;杨国栋;耿果霞;王建华;;苦马豆素降解菌HW 08的分离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赵平芝;李小会;张玲;朱晓飞;王睿勇;;溴甲烷降解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筛选[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徐飞高;周钰明;吴敏;;微生物降解三氟甲苯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学品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谷晓明;赵建庄;魏朝俊;贾临芳;王春娜;吴昆明;;百菌清降解菌BJQ2的分离、鉴定及影响因素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卢静;党志;郭楚玲;;PAHs降解菌的细胞融合及降解菲的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李明锐;祖艳群;陈建军;湛方栋;何永美;李元;;阿特拉津降解菌FM326(Arthrobacter sp.)的分离筛选和鉴定[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伟;丁草胺降解菌株的分离、降解特性及其生物修复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金花;丁草胺—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分子生态毒理效应与生物修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妍;苦马豆素降解菌HW 08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楚小强;一株丁草胺降解菌及其在废水处理和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基础[D];浙江大学;2009年
5 姚斌;控制条件下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6 贾开志;久效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酶基因的克隆[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刘新;有机磷杀虫剂降解菌的诱发、分离与降解效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8 张隽;氯氰菊酯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降解机制及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蒙英;3,5-DNBA降解菌和生物膜形成菌对硝基芳香烃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春明;多环芳烃降解菌分离、降解特性及在稠油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非;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基因克隆、突变型筛选及趋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4年
2 胡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及对土壤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潘学冬;作物根际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及其生物强化[D];浙江大学;2002年
4 杨小蓉;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磷农药氧乐果降解菌的生态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彭亚军;丁草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水稻的生物修复作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谢经良;褐藻酸降解菌的分离及海带抗感染生理学特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李宁;栽参土壤中残留性五氯硝基苯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8 宋淑红;一株尼古丁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黄巍;胺苯磺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10 赵孝宁;氟虫腈在水稻上的残留动态及降解菌的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圆;直播稻田不能超量使用丁草胺[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2 方圆;直播稻田除草慎用丁草胺[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3 胡宇;高效农残降解菌剂问世[N];农资导报;2004年
4 方圆;直播稻田盲目增用丁草胺不可取[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5 赵晏彪;基因工程降解菌有效治理印染废水[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水清;藕田能用丁草胺农达除草[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5年
7 方圆;机插稻田整地后宜用丁草胺封闭处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秋蓉;极地微生物研究六年终成正果[N];中国海洋报;2010年
9 水清;直播稻田慎用丁草胺[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10 水清;直播稻田高剂量使用丁草胺风险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