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草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水稻的生物修复作用
【摘要】:丁草胺是一种高效内吸传导型苯乙酰胺类芽前除草剂,对以种子萌发的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由于丁草胺在我国长期大面积的使用,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植株药害问题相当严重,有关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有报道,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
本研究采集长期受丁草胺污染的污泥及污水,通过富集培养技术结合HPLC检测进行丁草胺降解菌的筛选,对丁草胺降解效果很好的菌株P10进行了鉴定,研究了P10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降解特性,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P10对丁草胺药害植株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如下:
1.筛选出了32株对丁草胺降解效果很好的菌株,并对降解率最高的菌株P10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了分析,将其鉴定为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 sp.)。
2.P10降解丁草胺的最优环境条件为:丁草胺初始浓度20mg·L-1、P10培养液接种量5%(体积分数)、pH值7、培养温度30℃,在最优环境条件下培养一周P10能降解培养液中89.7%的丁草胺。
3.当盆栽中丁草胺浓度为20mg·L-1,在室内28℃,16h光照、8h黑暗培养10d的条件下,加有P10菌液的处理组比含同样浓度丁草胺、未接菌的对照组的出苗率、株高以及株鲜、干重分别高56%、68%、64%和56%,P10对20mg·L-1丁草胺药害水稻的出苗率和株鲜重有极显著的修复效果,对株高和株干重有显著的修复效果。
总之,本研究筛选获得的丁草胺降解菌P10,具有显著的降解能力,所得结果对解除丁草胺药害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表现出了P10有很好的潜在实际应用价值,这也为将来室外丁草胺药害的修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显示了优秀的降解能力。
|
|
|
|
1 |
楚小强;庞国辉;方华;王秀国;高春明;虞云龙;;丁草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
2 |
虞云龙,杨基峰,潘学冬,喻景权,杨肖娥,樊德方;作物种类对根际土壤中丁草胺降解的影响(英文)[J];农药学学报;2004年01期 |
3 |
;除草剂丁草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昆山举行[J];杂草科学;1985年02期 |
4 |
尹长清;姚志成;;丁草胺防除菜田杂草试验[J];杂草科学;1989年02期 |
5 |
阮伯平,潘淑英,徐勋,毛田宏,葛风仪,马玉昆;丁草胺防除稻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1990年03期 |
6 |
王青松,白建彬,陈一安,林党恩,林抗美;丁草胺防除蔬菜地杂草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91年01期 |
7 |
龚光明;丁草胺防除稻茬油菜田杂草效果好[J];湖南农业科学;1991年05期 |
8 |
李复宁;襄北农场稻田化学除草的进展[J];植物保护;1992年05期 |
9 |
齐永志,杨生林,池杰素,王力清,李增洋,刘德武,罗亚莉;丁阿合剂防除玉米田杂草[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4年05期 |
10 |
任春光,陈福强,张彦明,陈满城,马立凯;莠去津与丁草胺混用防治玉米田杂草试验[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年02期 |
11 |
张金艳;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乙基-1,3-噁唑烷对丁草胺解毒效果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2 |
柏明骏;屠乐平;;丁草胺和草达灭在水秧田除草试验[J];云南农业科技;1982年01期 |
13 |
赖灿祥,张雷,蔡绍武;丁草胺在麦田的应用试验与推广[J];农药;1985年01期 |
14 |
管充;吴彩全;管文玉;;丁草胺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示范小结[J];杂草科学;1987年01期 |
15 |
黎忠孝;;丁草胺防除短期叶菜地杂草[J];长江蔬菜;1989年02期 |
16 |
朱秀媚,卢兆璋;丁草胺应用于琯溪蜜柚苗圃的除草效应[J];福建果树;1996年03期 |
17 |
安玉云;稻无草与丁草胺混合液除治稻田杂草好[J];河北农业;1997年02期 |
18 |
朱晶;丁草胺和西草净复配制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法[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8年02期 |
19 |
黄炳球;胡美英;;不同剂型的丁草胺除草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1988年05期 |
20 |
沈昌;郁公芬;沈秀琴;;国产丁草胺乳油旱田播后芽前选择性试验[J];杂草科学;198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