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籽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南瓜籽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南瓜籽蛋白中ACE抑制肽(ACEIP)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降压机理。采用六种蛋白酶分别对南瓜籽蛋白进行水解,研究了不同蛋白酶水解产物的ACE抑制能力;筛选出了适于制备南瓜籽蛋白ACE抑制肽的蛋白酶,并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凝胶柱层析、RP-HPLC和UHPLC-Q-TOF等技术对得到的ACE抑制肽进行分离纯化和分析鉴定;并通过研究南瓜籽ACE抑制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研究其降血压的效果及其机理。为南瓜籽蛋白ACE抑制肽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测定了脱油以后的南瓜籽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等,结果表明:脱油后的南瓜籽蛋白含量高达75.63%,其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pH5-7,22KDa-42KDa。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南瓜籽蛋白质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发现其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34.40g/100g蛋白、芳香族氨基酸为11.49g/100g蛋白及脯氨酸的含量为6.68g/100g蛋白,支链氨基酸含量为12.29g/100g蛋白,蛋白质的平均疏水性为4.189kJ/mol,得出南瓜籽蛋白及其酶解液中与ACE抑制活性呈正相关的氨基酸含量丰富,组成合理,是一种理想的蛋白源,可以作为酶法生产降血压肽的原料。
2以南瓜籽粕为底物,酶解产物的ACE抑制能力为衡量指标,从胰蛋白酶、水解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Protease N和Protease S酶六种蛋白酶中优选出中性蛋白酶为南瓜籽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酶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对中性蛋白酶水解南瓜籽蛋白的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结合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以及综合考虑到成本问题,在中性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45℃和pH7.0下,选择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浓度为4.8%、底物浓度为4.0%、水解时间为320min,在此优化的条件下,得到ACE抑制率为80.56±0.23%。
3利用Sephadex G-75凝胶色谱分离南瓜籽粕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物,得到四个组分,分别为Z1(MW14220Da), Z2(MW14200-8400Da), Z3(MW8400-4000Da), Z4(MW4000Da),组分Z4的ACE抑制率达到了80.23±0.21%;选择Z4再进行Sephadex G-15凝胶色谱分离,得到三个组分为Z4-1,Z4-2和Z4-3,其中Z4-2ACE抑制率为81.56±0.41%,选择Z4-2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利用RP-HPLC纯化组分Z4-2共得到7个组分,分别命名为Rl、R2、R3、R4、R5、R6和R7,经ACE抑制活性测定,组分R4ACE抑制活性最强,达到79.63±0.32%,经二次RP-HPLC鉴定R4为单一组分,经过ESI-MS-MS串联质谱分析鉴定ACE抑制肽R4的相对分子量为905.67Da,氨基酸序列为L(/I)L(/I)L(/I)SHDL(/I)V[Leu (/Ile)-Leu(/Ile)-Leu(/Ile)-Ser-His-Asp-Leu(/Ile)-Val],为一种新的ACE抑制肽。
4南瓜籽ACE抑制肽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MP对细胞的抑制效果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与常用降血压药卡托普利的作用机理类似,将细胞阻滞于S期,从而达到了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在相同的培养时间内,ACE抑制肽能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T-1的含量,由此可见ACE抑制肽可以通过降低血管中ET-1的含量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但如浓度太低,效果不显著。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ACE抑制肽对ET-1,ACE和ACE2基因mRNA表达的结果表明,ACE抑制肽和卡托普利都能引起ET1-1mRNA、ACE mRNA表达量的下调,随着剂量的增加,其表达量下调效果越大。试验结果还表明AngII生成量的变化可能受ACE/ACE2mRNA表达变化量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了PSMP对超氧阴离子清除效果,表明PSMPs具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质含量,研究PSMPs对内皮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SMPs能降低内皮细胞受损程度,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综上所述,南瓜籽肽的降血压效果明确,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ACE的活性、促进ACE2mRNA的表达量、抑制ACE和ET-1mRNA的表达量,从而降低AngⅡ和ET-1的含量有关。PSMP是一种值得大力研发的降血压天然产品。
|
|
|
|
1 |
梁燕玲,许治强,周伯荣,廖宝平;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
2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绿茶籽油和南瓜籽油管理问题的函[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年04期 |
3 |
吴秀香;肾性高血压时肾脏ACE与心脏肥大关系的实验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4 |
于涌,王璐,白静;AC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4年03期 |
5 |
冀秋娣,杨彤,李文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低/高危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0年03期 |
6 |
赵东明,陶凤英,宋文宣;ACE基因多态性与ACE、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07期 |
7 |
潘道东,徐德闯,Masaru Tanokura;瑞士乳杆菌JCM 1004发酵乳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J];营养学报;2005年03期 |
8 |
胡建安,凌之琰,罗莎菲,陈安朝,向秋,吴来生,曾明,龚成明,廖忠伟;煤矿工尘肺病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0年02期 |
9 |
吴秀香,李淑云,马克玲,夏桂兰;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增强的探讨[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0 |
吴晓磊;潘勤;;南瓜籽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年06期 |
11 |
唐玉兰,盛文利;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年03期 |
12 |
杨焱炯;张和春;周朝晖;罗九甫;杭晓敏;;具有降血压功能的益生菌的筛选[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5期 |
13 |
樊文梅;魏红山;张剑平;刘霞;肖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18期 |
14 |
孙红亚;;南瓜籽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09年23期 |
15 |
吴国欣,李永星,陈密玉,洪雁飞;GC-MS法分析南瓜籽油脂肪酸组成[J];中草药;2003年12期 |
16 |
王忠,刘建勋,王永炎;中风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年06期 |
17 |
郑红霞;王敬东;罗兵;;ACE基因多态性与肺原性心脏病发病的相关性[J];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11期 |
18 |
李红;骆杰伟;陈慧;吴小盈;唐仪;章伟平;林慧中;陈燕;李德育;;ACE基因I/D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分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9 |
岳本明;何国琳;刘兴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J];西部医学;2011年05期 |
20 |
赵中苏,黄念秋,汪建新,施毅;东莨菪硷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早期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