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与改善研究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农村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的收集和认真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湖南农村饮用水资源和饮用水源现状;湖南农村饮用水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湖南农村饮用水源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的对策和措施,所得出结论如下:
1、总体而言,湖南水资源丰富,饮用水源充足。湖南农村饮用水源有:河流水、溪沟水、湖泊水、水库水、塘水、井水、泉水、蓄池水、山涧水等。湖南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优劣的大致顺序为:泉水水库水山涧水蓄池水湖泊水河水井水溪沟水塘水。根据农村饮用水源人数和饮用水源水体特点,本文将农村饮水分为四类:河溪水、塘库水、井(包括人工水井和泉)水、山涧水。湖南农村人口3725.06万人,占湖南省总人口的56.7%。其中饮用河溪水的约占22%,饮用塘库水的约占25%,饮用井水的约占40%,饮用山涧水的约占10%,无稳定饮用水源658.28万人,占农村饮水总人口的17.7%。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1920.88万人,占农村饮水总人口的51.57%。
2、湖南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问题:局部地区缺乏稳定饮用水源;饮用水源水质达不到饮用水质标准;饮用水的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水质呈恶化趋势;饮用水源保护设施不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和管理措施不健全。影响农村饮用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水、农用化学物质等)、工矿及企业“三废”污染、环境污染物污染(包括污染环境物质和自然本底环境污染物)。农村饮用水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总氮、总磷等。
3、产生湖南农村饮用水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湖南缺水原因:降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人为活动使地下水位降低,泉水源减少,河溪蓄水功能退化;塘库(池)数量减少,库容淤塞,有效蓄水量减少。(2)河溪水、塘坝水、井水、山涧水污染原因:降雨和农田排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生活垃圾和农业秸秆污染;畜禽渔养殖废水及屠宰废水污染;工矿和企业排污不达标;动物粪便及残体污染;旅游业影响;生物能源开发影响。
4、湖南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的主要措施:(1)抓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全面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建设,确保“十二五”湖南农村饮用水源合格率100%;(2)开辟新水源,保护和改善现有水源,确保农村有稳定的饮用水源;(3)治理工矿和企业污染,整治农村环境,确保饮用水源不受污染;(4)加强饮用水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饮用水源区域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质量;(5)健全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管理体制、法律和制度,建立农村饮用水源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饮用水清洁、安全。
5、完善农村饮用水源管理机制:健全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管理体制;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和制度;明确和落实饮用水源相关部门的职权和职责,完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饮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机制;重视水源的预防和管理能力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