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粮饲轮作系统中牧草生态适应性及能量转化效益研究

周尧治  
【摘要】: 本研究把一年生牧草引入稻田生态系统,在湖南多种水稻耕作制度和相应气候生态条件下,定位观测分析其栽培生态适应性和能量转化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早稻稻底套播的黑麦草不能适应早稻茬口高温、强光、高蒸发的生态条件,收获早稻后黑麦草绝大部分死亡。作为暖季型牧草,高丹草则能够较好地适应早稻套播的生态条件,在早稻产量(6757.5kg/hm~2)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产鲜草88444.5kg/hm~2、产粗蛋白2689.5kg/hm~2,系统全年光能利用率达到0.74%、种植净收益为8143.5元/hm~2。由于高丹草具有较强抗旱能力,该种粮饲轮作系统适合湖南秋季干旱较严重的地区推广。 2.中稻套播黑麦草系统在湖南气候条件下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粮饲轮作系统。该系统在一季中稻产优质稻谷9018kg/hm~2的基础上,黑麦草产鲜草74137kg/hm~2、产粗蛋白2442.5kg/hm~2,系统全年光能利用率0.69%、种植净收益16314元/hm~2。 3.双季稻加黑麦草即在晚稻生育后期套播黑麦草,在湖南气候条件下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粮饲轮作系统。该系统在双季稻产稻谷15009kg/hm~2的基础上,黑麦草产鲜草40020kg/hm~2、产粗蛋白1827kg/hm~2,系统全年光能利用率0.90%、种植净收益1238.9元/hm~2。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粮饲轮作系统在高产出的同时要求有较高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4.双季晚稻茬口黑麦草在早春提前低桩(35cm)比高桩(50cm)刈割有利于提高牧草总产量,鲜草增产17.8%以上。因此,早春适当提前刈割黑麦草,既可以提高黑麦草的产量,又可以缓解养殖业早春季节青饲料严重不足的问题。 5.集约栽培条件下,黑麦草近距离间作紫云英,黑麦草刈割后再生速度极显著地快于单作黑麦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由于禾本科牧草黑麦草与豆科牧草紫云英的相生作用,二者混合群落的合理配置可以在提高牧草总产的同时,改善牧草的营养品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国启;奶牛青饲作物轮作间套栽培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1993年12期
2 熊云明,黄国勤,曹开蔚,刘隆旺;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发展“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J];江西农业学报;2003年04期
3 马晓荣;马春梅;;冬牧70黑麦草与饲用甜高粱轮作[J];吉林畜牧兽医;2008年01期
4 王先华;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作用[J];耕作与栽培;2002年06期
5 刘斌,于徐根,欧阳延生;农区高产牧草饲料作物种植模式[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06期
6 易延明;青饲料四季轮作的六种模式[J];畜禽业;2000年09期
7 杨红先,贾素然;几种牧草的轮作、套种、间作高产栽培模式[J];河南畜牧兽医;2002年09期
8 采文华,喻士美,刘冬梅;稻草轮作养鹅技术[J];中国畜牧杂志;2002年03期
9 辛国荣,郑政伟,徐亚幸,杨中艺;“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6.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2年04期
10 孙利军;张仁陟;黄高宝;蔡立群;;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5期
11 梁天干;林健民;;引进美国俄勤冈州黑麦草(Lolium sp.)试播简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12 何裕祺;丁水玉;陈奕春;陶忠连;;黑麦草喂猪效益试验[J];养猪;1991年01期
13 ;栽培黑麦草养鱼的方法[J];饲料研究;1991年02期
14 林元文;黑麦草紫云英相生效应与栽培利用技术[J];浙江畜牧兽医;1992年03期
15 刘玉民;;牧草新品种——俄勒岗黑麦草[J];农业知识;1994年08期
16 杨允菲,傅林谦;亚热带中山人工草地黑麦草种群及分蘖的数量特征(简报)[J];草地学报;1996年02期
17 辛国荣,岳朝阳,李雪梅,杨中艺;“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根际效应3.黑麦草根系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18 牛灵安,郝晋珉,赵玉萍,李璐,韩梅,韩秀欣,连保法;黑麦草培肥细质沙土的初步研究[J];土壤通报;2004年06期
19 苏加义;赵红梅;;微肥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3期
20 钱克林;周静;;黑麦草、龙虾、鳜鱼生态高效轮养技术[J];水产养殖;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维;王新桂;蒋桥生;郭伦发;何金祥;唐凤鸾;;广西岩溶山区栽培果树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2 王进波;刘建新;齐莉莉;;黑麦草替代部分精料对生长肥育猪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谢丽华;王国红;杨民和;;内生真菌及其对宿主植物生态适应性的影响[A];第二届菌物教学科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辛国荣;杨中艺;郑政伟;徐亚幸;;各种黑麦草期间施肥管理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强;杨凤娟;王秀峰;魏珉;史庆华;马乐园;;不同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连作土壤性状及黄瓜产量的影响[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万方浩;谢丙炎;刘万学;程红梅;成新跃;褚栋;张大勇;姜丽芬;李博;杨继;廖万金;谭建文;桂富荣;张德咏;余昊;宋卫宁;;课题1“重要入侵物种种群形成与生态适应性”主要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7 王洪义;王正文;李凌浩;陈雅君;任丽昀;;不同生境中克隆植物的繁殖倾向[A];“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武玉叶;陈其军;陈惠;陈珈;王学臣;;根癌农杆菌介导获得转DREB1A基因的耐低温黑麦草[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郑云瀚;;云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夏文胜;董立坤;殷大聪;蒋太平;;黑麦草黑粉病de发生与防治[A];武汉园林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方炎;金沙江干热河谷滇榄仁与锥连栎幼苗建成机制及生态适应性[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文科;丛枝菌根真菌的土壤生态适应性及其功能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白文娟;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与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4 刘芳;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张启昌;蓝靛果忍冬生态适应性及高效繁育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刘瑞香;沙棘(Hippophae)土著种和外来种对干旱胁迫的生态适应性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赵金花;三种野生葱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繁衍更新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吕仲贤;氮肥对褐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与水稻和天敌关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9 陈又清;紫胶蚧(Kerria lacca Kerr.)生态适应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10 毛培利;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群光生态适应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尧治;粮饲轮作系统中牧草生态适应性及能量转化效益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潘冰如;由生态适应性建筑设计引出的对于生态适应性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可运用的技术方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志刚;黑麦草—水稻种植模式评价与管理模拟[D];扬州大学;2005年
4 朱宏伟;替代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与入侵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竞争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冯自松;稳定态碘对黑麦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6 马艳华;烯效唑对黑麦草抗旱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孔凡德;高水分黑麦草添加吸收剂或凋萎青贮对青贮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2年
8 高崇省;进境黑麦草籽实有害生物风险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贾冬梅;水生植物净化硝基苯配水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永;黑麦草翻压对植烟土壤修复及烤烟产、质效应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方;种棉勿忘换茬轮作[N];农民日报;2004年
2 甘芳;蔬菜地的轮作[N];农民日报;2002年
3 省土肥研究所 黄凤球;积极种草养畜 弥补洪灾损失[N];湖南科技报;2007年
4 ;如何种植一年生黑麦草“特高”[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5 潘全山;黑麦与黑麦草不是一回事[N];农民日报;2001年
6 ;黑麦草得到大面积推广[N];西藏日报;2000年
7 江苏 毕春;草坪秋季盖播黑麦草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8 张阿四 顾福男;种黑麦草养鹅技术[N];江苏科技报;2000年
9 通讯员 谢裕壁;全州“菌粮轮作”致富农民[N];桂林日报;2006年
10 曲小丰;降低生产成本 推广轮作经验[N];农民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