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对龙须草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单一与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以及改良剂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龙须草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了龙须草对5种重金属的吸收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不同浓度的Cd、Pb、Cu、Zn和As重金属单一污染时,龙须草地下部对重金属的抗性大于地上部,其中种植龙须草的污染土壤中Cd、Pb和Cu的土壤临界值可分别设定为10 mg·kg~(-1)、300 mg·kg~(-1)和100 mg·kg~(-1),Zn和As的土壤临界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龙须草叶绿素含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均低于对照;龙须草SOD的活性随着Zn、As浓度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随着Cd、Pb、Cu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龙须草CAT和POD的活性随着As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上升趋势,而随着Cd、Pb、Cu、Zn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同种重金属对龙须草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5种重金属的不同浓度时,龙须草对Cu的吸收量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对Cd、Pb、Zn、As的吸收量则呈现上升趋势。
在不同浓度Cd、Pb、Cu、Zn和As的复合污染时,龙须草亦表现为地下部对重金属的抗性大于地上部。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接近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时,龙须草生长正常,减产幅度10%,故可将其拟作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上种植龙须草的土壤临界值。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不同浓度时,龙须草对Cu和Zn的吸收量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对Cd、Pb和As的吸收量则呈现上升趋势。
在施改良剂的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生长的龙须草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其增产效果均100%。不同浓度的改良剂对龙须草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趋势表现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随着碳酸钙浓度的增加,龙须草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有机肥、钙镁磷肥、海泡石浓度的增加,龙须草生物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4种改良剂的不同浓度时,龙须草SOD活性均随着改良剂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各种处理水平下,龙须草SOD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碳酸钙海泡石钙镁磷肥有机肥;龙须草CAT
|
|
|
|
1 |
陈涛,吴燕玉,孔庆新,谭方;农业镉污染与防治[J];生态学杂志;1985年02期 |
2 |
吴瑜端;陈慈美;王隆发;;厦门港湾重金属污染与海域生产力关系[J];海洋与湖沼;1986年03期 |
3 |
黄欣;;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化过程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1990年03期 |
4 |
郑兆勇;殷效彩;胡学;;浅析胶州湾底质重金属分布与污染防治对策[J];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3年03期 |
5 |
王广林,王立龙,沈章军,刘登义;冶炼厂附近水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6 |
杨红梅,路远发;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4年04期 |
7 |
徐晓达,林振宏,李绍全;胶州湾的重金属污染研究[J];海洋科学;2005年01期 |
8 |
王宏镔,束文圣,蓝崇钰;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
9 |
胡健,张国平,刘丛强;贵阳市大气降水中的重金属特征[J];矿物学报;2005年03期 |
10 |
常青山,马祥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筛选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S1期 |
11 |
孙贤斌,李玉成,张小平,王宗英;淮南市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和多样性影响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年10期 |
12 |
柯庆明,梁康迳,郑履端,朱燕,方辉,梁义元,郭玉春,林文雄;福建省水稻稻米重金属污染的对应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
13 |
张建新,杜双奎,纳明亮;陕西省主要蔬菜产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11期 |
14 |
罗通,邓骛远,曾妮;Ag~+、Pb~(2+)对轮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5 |
夏娟娟,盛下放,江春玉;重金属镉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镉活化作用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年11期 |
16 |
徐永江;柳学周;于志刚;张士璀;马爱军;;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半滑舌鳎组织损伤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5年06期 |
17 |
刘奇;王化可;李文达;;重金属铅的生态效应及其地球化学循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8 |
夏嫱;孙虹霞;胡新军;舒迎花;古德祥;张古忍;;重金属Zn~(2+)胁迫诱导斜纹夜蛾幼虫血细胞凋亡[J];科学通报;2005年23期 |
19 |
于一苏;吴中能;;合肥市大气污染物中重金属对绿化植物影响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
20 |
康维钧;孙汉文;;环境重金属污染水体及土壤的生态毒理诊断及修复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科技;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