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其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但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以初中以下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民素质偏低,制约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影响了农业的商品化发展和市场化、一体化进程,也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科技素质,有利于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推广,有利于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能够为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示范基地。但目前,职业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均不相适应。如鄙薄农村职业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严重脱节,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基本办学条件滞后,师资力量薄弱且高素质教师流失严重,招生难就业也难等。要更好地适应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要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要切实加强“名牌”、“特色”专业的建设,要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深化产学研结合,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配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