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在鸡体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残留及其在鸡粪中的降解研究
【摘要】:
本文建立了金霉素在鸡体不同组织器官(肌肉、肝脏和肾脏)和鸡粪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了不同时间、鸡体不同组织器官中金霉素的残留量,以确证其休药期;并研究了鸡粪添加金霉素在外界环境的降解动态规律。
选择在禽类饲料添加剂中应用广泛的金霉素为检测成分,建立了它在鸡体多组织的残留检测方法。此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步骤为:采用MCI-Vain-Na_2EDTA液作为提取液提取鸡体中的金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检测药物的浓度,色谱条件为:流动相:水相:有机相(乙腈、甲醇)=76:16:8(V/V/V);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70 nm;色谱柱为日本岛津的ShimADZU VP-ODS C18,柱温:35℃;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20μL。
金霉素在0.01μg/mL、0.10μg/mL、0.20μg/mL、0.40μg/mL、2.00μg/mL五个添加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肌肉:92%~101%;肝:88%~94%;肾:79%~86%。批内变异系数≤8%、批间变异系数≤10%,本方法在0.01~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限均分别为20 ng/mL、40 ng/mL、50 ng/mL。结果表明这些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选取40日龄湘黄鸡,共48只,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鸡的饲料中加入金霉素散剂,对照组不加。连续饲喂12天后停药,分别在停药第2、4、7、9、12、16、23和28天屠宰(每次试验组宰4只、对照组2只)。每只鸡取胸肌、肝脏、肾脏精确称重,并用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试验鸡停药后不同时间点及同期对照组鸡体组织中金霉素药物浓度,确证其休药期。结果表明:在停药第9天,胸肌中的金霉素残留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0.10μg/g,但高于国家饲料工业办规定的休药期7天,而肝、肾中的金霉素残留量分别在23天、28天后才低于相应最高残留限量(0.30μg/g、0.60μg/g)。
选取不同日龄健康鸡18只,实验期新鲜鸡粪,,经检测不含四环素类药物,然后加入金霉素标准液,使得各样品中制得的相应药品的浓度为0.5ug/mL、1.0ug/mL、4.0ug/mL,分为两个实验组,第1组放入培养箱中避光黑暗条件下;第2组置于室外自然光下,定时取样,取样时间为0、0.5、1、2、3、5、7、9、12和15d,鸡粪中药物的浓度用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据药物降解动力学原理,对鸡粪中药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曲线拟合,研究金霉素在环境鸡粪中的降解动态规律。
在避光条件下鸡粪中的金霉素都比较稳定,经过15d的降解,三个不同初始浓度的药物降解幅度分别为:5.93%、6.20%和7.36%;而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鸡粪中金霉素降解都较快,在15d的试验期内,降幅达到89.53%、95.98%和98.62%,将鸡粪中金霉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曲线拟合,可知这种变化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t=C_0e~(-kt)。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利用拟合所得一级动力学方程所求得在不同初始浓度鸡粪中CTC的降解半衰期差异较小,其降解半衰期为(3.24±1.02d)。
|
|
|
|
1 |
胡忠泽,金光明,杨元敬,马毅,房勇;鸡粪啤酒糟混合发酵饲喂生长肥育猪的试验[J];饲料研究;1998年06期 |
2 |
刘永军;左洪运;滕军;;果园中正确施用鸡粪[J];农业知识;1999年11期 |
3 |
王德利,卢群;烘干处理鸡粪饲料化学成分的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年03期 |
4 |
李明之;于鸣;;鸡粪及其加工和利用[J];渔业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
5 |
林沛强;江泉和;;鸡粪养猪的试验报告[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81年01期 |
6 |
罗对晓;;鸡粪投入网箱内饲养非洲鲫鱼的情况介绍[J];内陆水产;1981年02期 |
7 |
赵佩铮;;浅谈鸡粪的再利用[J];河北农业科技;1983年06期 |
8 |
招四根;黄均保;;小鸡粪加入饲料中喂鸭效果好[J];养禽与禽病防治;1984年02期 |
9 |
胡刚安;陈国胜;;鸡粪饲喂奶山羊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1992年04期 |
10 |
马凤翔;;鸡粪作饲料利用的处理方法[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2年03期 |
11 |
李秀金;介绍国外几种鸡粪处理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1993年S1期 |
12 |
李保国,申家龙;干燥技术与设备在鸡粪处理中的应用[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8年04期 |
13 |
金曙光,侯先志,赵志恭,卢庆萍,敖长金;玉米秸秆加鸡粪、酒糟发酵制作黄贮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14 |
赵云焕,杨海霞,宋南南;鸡粪再生饲料的利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
15 |
司丽芳,任洪涛,杨自军,乌仁套迪,张自强;EM发酵鸡粪与秸秆粉制作饲料的最佳比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3年02期 |
16 |
夏光利,毕军,张昌爱,毕研文,张萍,史桂芳,朱国梁,夏中华;腐熟灭菌鸡粪与不同浓度化肥配施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1期 |
17 |
李巧云;;观鸡粪,辨鸡病[J];中国畜禽种业;2005年08期 |
18 |
长安;云峰;;兴平农村——麦草变“金”鸡粪变“宝”[J];农民文摘;2005年04期 |
19 |
佚名;;鸡粪综合利用有新招[J];农家之友;2007年12期 |
20 |
卢声;;稻秆与鸡粪制作堆肥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