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GIS的云南烤烟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

邵岩  
【摘要】: 多年来云南烤烟一直是国产中式卷烟的最主要原料。为配合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探讨解决困扰当前云南烤烟种植及其区划的主要问题,为云南烤烟种植业深挖潜力、趋利避害和促进云南烟草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云南565个植烟样点烤烟烟叶化学品质实测数据、取样年云南气象实测站网月值气象数据、云南和国内外197个气象站点和513个水文站点历史气候资料、2005年云南植烟土壤683个样品和历史土壤数据、云南植烟区地形地貌特点分析以及其他烤烟种植相关资料,分别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学上的系统聚类分析法、灰关联度分析法、GPS定位技术等,分析论证云南烤烟种植的气候优势、劣势和烟叶品质风格特点,找出主导和影响云南烟叶品质形成的具体原因;应用GIS技术实现科学合理的云南气候、土壤、地形地貌适宜性区划,最终为云南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指导烤烟种植、科学规划布局生产、建立和开发特定烤烟生产基地、稳定种植规模和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论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云南烤烟气候垂直层次性差异显著,低层烟区温度条件较优越,高层烟区受偏低温度制约十分显著,中层烟区大田中后期热量强度不足是明显不利因素。各层烟区光照和雨量的地域性差异突出。滇中、滇西南、滇东南烟区以及北部高层烟区气候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和地域差别;烤烟不同生育期光、温、水的分配和匹配也差异显著;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雨量和日照差异都明显大于温度的差异;热量因素的垂直层次变化规律相对较好,各热量层上雨量和日照都有高值区和低值区。光、温、水三因素在垂直层次、区域地域和时段分配匹配上的差异性共同造就了云南烤烟气候及其影响的复杂性。 (2)云南烤烟气候的独特性首先表现为烤烟大田前期“多光少雨气温偏高适宜”和大田后期“寡照多雨气温偏低”两种截然不同气候类型的时段匹配;其次,太阳直接辐射可提高云南烤烟气候的温度有效性。这种独特性决定全国烤烟气候区划指标不适用于云南。7月平均气温、4-9月降水量和7-8月日照时数这三项指标,可构建云南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体系。应用云南省气象站点、水文站点和历史数据,完成了各指标空间分布的细网格点月值推算和模拟,第一次实现了GIS系统下整个云南省的烤烟种植气候区划。 (3)云南烤烟气候优势主要表现为大田前期“多光少雨、气温偏高适宜”、大田中期日照减少雨量增多温度适中、光、温、水匹配总体较好,其气候效应是提高烟叶含糖量和糖碱比值,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烟叶中烟碱、蛋白质和总氮的形成。大田后期(7-8月)日照典型偏少、气温偏低和多雨的气候特点,造成浓香型致香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时有效降低烟叶中糖分等有机物(包括蛋白质和氮、碱等)的转移或分解。推断这是云烟含糖量较高、氮(碱)量基本适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偏低,具有“清香型”风格的根本原因。 (4)低纬高原夏季气温偏低、各地夏季气温特别是7月平均气温有趋同性(地域差别减小)、大田中后期温度有效性与日照时数呈线性正相关、中高海拔烟区普遍地膜栽培,是云南烟区海拔跨度大、多个热量气候带(自南亚热带下层至南温带上层)都可生产出优质烤烟的原因所在。 (5)云南气候特点决定了其烤烟品质的基本风格特点----含糖量和糖碱比值较高、氮(碱)含量适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偏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可作为反映云南烟叶香气浓度的重要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云南烟叶化学品质类型划分,明确提出云南气候主要生产中高糖中低氮(碱)中低石油醚提取物(1类)和高糖低氮(碱)低石油醚提取物(2类)品质类型烟叶。从区域分布上看,1类品质烟叶(典型“清香型”)主要产于滇中大部(含玉溪、红河、曲靖、楚雄、昆明5州市和大理州东部)的烤烟气候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这是云南植烟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传统主产烟区。2类品质烟叶主要由滇西南大部分(哀牢山以西以南)的烤烟气候次适宜和适宜区生产。 (6)使用模拟得到的网格点多年平均气候值,分别与上述四种典型烤烟气候作灰关联度分析,完成基于烟叶品质的气候分区。把品质气候分区与完成的烤烟气候适宜性分区相叠加,完成了基于烟叶品质的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区划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生产实用指导性,总体上说明了云南烤烟气候适宜等级与烟叶化学品质优劣度的关系,反映了云南烤烟气候的主要区域性差异,共同体现了云南气候与烟叶品质的内在关系。 (7)确定土壤pH、有机质和土壤类型为适宜性评价指标,通过权重分析,最终建立云南烤烟土壤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指出全省适宜烤烟种植的土壤各州(市)都有分布,最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楚雄、红河、昆明、玉溪、曲靖、昭通、大理几个州(市),其次是保山、文山、临沧等地。 (8)结合云南省独特的地理背景,初步分析归纳出地形地貌的三个主导因子即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作为指标,在取自测绘部门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基础上,建立了云南烤烟地形地貌分级定性评价体系。从分布范围看,最适宜区域在中部纬度,主要集中的区域是滇东部分,昆明、玉溪、红河、曲靖、文山几个地州;其次是楚雄、昭通、大理、保山,这与传统的烟区分布保持一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有持,徐亮,张威,彭黎明,张万祥;云南烤烟的吸湿特性研究[J];烟草科技;2000年09期
2 吴兴富;邓建华;肖炳光;;云南烤烟烟碱含量特点[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关于云南烤烟优质高产的技术意见[J];烟草科技;1978年02期
4 方敦煌;宋春满;邵岩;王东丹;吴玉萍;邓建华;;云南及部分国外烤烟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聚类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向阳;邓小鹏;马二登;贾燕超;李军营;邓建华;;云南烟区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品种和区域生态关系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李翠萍,李永梅;云南烤烟上部烟叶中的烟碱问题[J];云南农业科技;2005年02期
7 杨亮源;;冬季烤烟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7年12期
8 滕昌联;;主攻云烟质量关——记云南省蔗糖烤烟生产会议[J];烟草科技;1978年01期
9 胡有持,牟定荣,王晓辉,赵云川,李炎强;云南烤烟复烤片烟自然陈化时间与质量关系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4年04期
10 朱小茜;耿明;鲁红侠;;云南烤烟标样烟叶中多酚类化合物与等级的关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1 董陈文华;陈宗瑜;纪鹏;钟楚;;自然条件下滤减UV-B辐射对烤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年06期
12 雷永和;;云南烤烟的品种和叶面积[J];烟草科技;1979年03期
13 雷永和;;依靠技术进步 发挥质量优势——略谈发展云南省烤烟生产的几个问题[J];中国烟草科学;1986年01期
14 李天福,冉邦定,陈萍,周江;云南烤烟经济合理施肥建议[J];云南农业科技;1999年02期
15 黄中艳;;云南烤烟大田生长中后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作物杂志;2009年05期
16 邓建华;李向阳;逄涛;方敦煌;李军营;徐刚;;云南烤烟化学品质的气候生态基础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2期
17 曾睿;何忠俊;程智敏;向金友;合勐麟;段艳涛;;不同施镁水平对云南烤烟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7期
18 闫铁军;蔡冰;何结望;司辉;谢豪;许自成;王欣;;湖北烤烟与国内外其他烟区烤烟的比较[J];烟草科技;2008年10期
19 曾睿;董文汉;何忠俊;李成学;合勐麟;;不同施氯水平对云南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1期
20 王伯甫;;云南省举办烤烟生产技术训练班[J];中国烟草科学;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鸣;冼可法;赵明月;;云南烤烟中挥发性碱性成分的分析[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文件汇编暨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烟草卫星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刘晓波;;对制约当前云南烤烟生产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董陈文华;陈宗瑜;纪鹏;钟楚;;自然条件下滤减UV-B辐射对烤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王树会;李天福;胡华艳;;云南烤烟不同品种和海拔烟叶有机酸分析[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鸿阳;高玉亭;;依靠科技进步把优势特色产业 培育成强有力的支柱产业[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蒋次清;耿永勤;王璐;王岚;李忠;;气质联用仪对烟草中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测定[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正雄;云南烤烟打顶后的干物质与钾素积累规律及其调控[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春芳;光质对云南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唐徐红;云南烤烟化学品质和指纹图谱分析及在质量分类中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赵宸楠;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尹远渊;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赵宪凤;云南三地区烟草的代谢特征和差异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古战朝;烤烟主产区生态因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代强;不同生态条件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师君丽;烤烟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技术研究及运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曹林海;云南烤烟GC-MS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应用及HPLC指纹图谱解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赵阳;曲靖烟区大田期日照时数与烟叶品质的关系[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明;《云南烤烟清香型风格的物质基础研究》等三个科技计划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鉴定[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乔夫 吴玮;弹奏和谐烟草的强音[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3 张菡洁;云南烤烟种植面积达536.7万亩[N];西部时报;2006年
4 ;烟叶助力云南卷烟畅销[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5 伍皓;云南拟为社会资本进入烟草业“开口”[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6 红河州烟草公司石屏分公司 李金有;烤烟病虫草害防治进入关键时期[N];云南科技报;2007年
7 云言;云南烟叶收购完成81.50%[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崇宁;“提前预整地,我们种烟轻松了”[N];凉山日报(汉);2006年
9 朱姣;默默无悔写人生[N];云南政协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烟科所里的女标兵[N];楚雄日报(汉);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